当前位置:光阴小说网>历史军事>三国的女人> 078 曹氏三姊妹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078 曹氏三姊妹(2 / 2)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操去世,曹丕继承魏王爵位。

曹丕一当上魏王,就马上威逼汉献帝“禅让”。

“禅让”其实是个幌子,为了让这个幌子更好看一点,他事先写奏折“推辞”三次,直到汉献帝三番五次地“求”,他才“勉强”答应。

曹丕还命人在许昌搭建“禅让台”,预备上演一出类似“尧舜禅让”的虚伪把戏。

但曹节要阻止这个“禅让”的程序,就是不肯交出玉玺。已经来了好几拨人催要,每次曹节都发怒把使者骂走。

曹丕派人以武力威胁,向曹节索要玺印,曹节无奈,将玺印掷于栏板之下。

面对曹丕篡位,她极为愤怒,高喊,“老天有眼,决不让你长久!”

…………

黄初元年220年,曹丕称帝,以河内郡山阳县今河南焦作的一万户为食邑封给汉献帝,并封其为山阳公。

其治内实行汉朝正朔,用天子的礼仪进行郊祭,上书言事不称臣。曹节也改称为山阳公夫人。

景元元年260年六月,曹节病逝,谥号献穆皇后,按照汉朝皇后的礼仪下葬,和汉献帝合葬于禅陵。

…………

相传曹节随刘协来到山阳后,见山阳百姓流离失所,贫病饥寒,田园荒芜,百废待兴。曹节就鼓励刘协脱下官服,换上布衣,深入民间,用过去在宫中学习的精湛医术,救死扶伤,拯救黎民百姓。

就这样,刘协在山阳悬壶济世做了一个乡村医生。

曹节夫妇常到云台山一带采药,施医救民,被百姓誉为“龙凤医家”。而今,在百家岩景区的石碑上,还雕刻有“汉献帝行医图”。

那时,遇有灾荒年景,曹节夫妇便下令减免赋税,和山阳百姓一起节衣缩食,共渡难关。几年时间,山阳百姓休养生息,重建家园,昔日的穷山恶水大为改观。

百姓们为报答曹节夫妇的恩情,争相奉送土产鲜果等物品以表心意,但往往被婉言谢绝。

黄初五年224年,曹节送儿子刘康即后来的第二任山阳公去山阳精舍即山阳书院的前身上学,看到校舍全是危房,便倾其所有,捐钱给精舍。

曹节夫妇宣布不论贫富,子弟都可以上学,年龄从五六岁到二十岁,人数多寡不固定,请先生采用个别教授法,先识字,后学经书。

当曹节听说卜商温县人,孔子四大弟子之一,在战国魏文侯时,曾任教于此的后裔有一位叫卜尚的,在温县办私塾很有名,也很有学问,就和刘协一同亲自登门请他来任山阳精舍的首席教授。

据说曹节夫妇到了卜杨门村,问到卜尚的家,正遇上卜尚的儿媳妇临产,大呼小叫生不下来。正巧曹节夫妇很会接生,刘协指挥曹节如何给产妇调整胎位,如何使产妇积聚力气,结果顺利生下一男孩。卜尚一家人万分感激。

数日之后,卜尚就来到山阳。

曹节夫妇热情接见他,共同交流办好精舍的事宜。

一直到西晋永嘉三年309年山阳国灭亡,曹节在山阳生的女儿刘曼、刘康的儿子刘瑾第三任山阳公、刘瑾的儿子刘秋第四任山阳公等刘氏家族人等,均先后在山阳精舍就读。可以说,山阳国时期,是继魏文侯建立山阳邑校请卜商任教以来,山阳书院的又一个繁荣时期。

…………

民间还传说曹节夫妇私下里交流时因提及曹丕的无情而想起曹操,曹节提醒刘协应该想到他的老丈人曹操的一些好处,特别是刘协曾三次要除掉曹操。

尽管曹操杀了伏皇后等人,但曹操到死都没杀刘协,也没称帝取而代之,反而还把自己的三个女儿嫁给他。

曹操的行为,不仅使汉朝江山在风雨飘摇中又延续了20多年,还使刘协因这种特殊的关系保住了性命。

曹节为了纪念父亲,让自己的子女改称外公曹操为“魏公”或“魏爷”。

由于曹节夫妇深受山阳百姓拥戴,故而人们大都效仿他们称呼曹操为“魏公”或“魏爷”。

山阳国从公元220年始到309年亡,历经四代山阳公,共计89年,足以使得这种称呼遍及山阳。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光阴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