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光阴小说网>历史军事>三国的女人> 226 宿卫后宫的董允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226 宿卫后宫的董允(2 / 2)

刘禅一怔,说,“行吗?董允是虎贲中郎将,宫中宿卫亲兵由他统领,你过得了他那一关?”

“没过,你怎么就知过不了?”黄皓说,“凡事都要试试吗。”

原来,黄皓给刘禅出的主意是,暗地里派人混出宫外,到民间选掖女子,裹挟入宫,可以做到神不知鬼不觉。

刘禅二意嘶嘶,没说行也没说不行,黄皓就在下边行动了。

他派了两个黄门,混出宫外,到民间选了一个女子,想裹挟进宫,没想到,让董允的手下查到,一并抓来,来见董允。

董允审问黄门,让他俩招认谁是主使,黄皓对两个黄门有交代,两人也愚忠不二,双双嚼舌自尽。

董允吃了一惊,回过神儿来,对手下向女子摆摆手。他的意思是把那女子放了吧。

可是,手下理解偏了,把选来的女子推出去,一刀砍了。

董允知道了,也无可奈何。

但他把这事猜个七七八八,就进宫对张皇后禀报了事情的曲直,张皇后听了,瞪起了张飞特有的环眼,就去见刘禅……

在内外的联合阻止下,最终还是终止了刘禅的念想。

由于董允坚持不允许刘禅的做法,刘禅也无可奈何,此后变得更加畏惧他。

当时,诸葛亮北伐在外,蒋琬负责处理丞相府政务,而董允则负责在宫中匡扶君主,共同保持蜀汉后方稳定。

…………

诸葛亮去世后,魏延与杨仪争执再起,互相控告对方谋反。董允与蒋琬都保举杨仪而质疑魏延的行动。其后尚书令蒋琬担任了益州刺史,他上书刘禅,希望能对费祎、董允给予爵位、食邑方面的赏赐,但董允始终推辞不受。

刘禅渐渐长大,更加宠爱宦官黄皓,黄皓想擅权专政,董允每每正颜厉色地匡谏刘禅,多次责备黄皓;黄皓十分惧怕董允,始终不敢为非作歹。

董允为人恪守正直,从不高高在上,总是礼贤下士。

有一次与尚书令费祎、中典军胡济等约定时间游宴,车驾都已经准备好了,而郎中董恢前来拜见,董允马上停下来接待他。

董恢当时年少官微,见董允为他这个下臣而操劳,甚为不安,于是请求离去。董允不答应,“本来出行的目的就是与志同道合之人游玩畅谈,现在君已屈尊来见,刚要一起好好说说话,却要舍掉此谈,去参加那个宴会,这不合适。”

于是便与费祎等罢驾不去游玩了。

…………

延熙六年243年,董允被加封为辅国将军。转年大司马蒋琬因疾转增剧,不能处理国事,朝廷于是任命尚书令费祎为大将军,代理军国大事。董允以侍中的身份兼尚书令一职,成为大将军费祎的助手。

最后于延熙九年246年逝世。

董允始终是一妻二妾,再无添加。死时,妻妾均在人世。妻妾未改嫁,自始至终守在董家。

在蜀汉士民眼中,董允与诸葛亮、蒋琬、费祎并列为“四英”。

董允有匡主护国之功,其去世后,接替董允的侍中陈祗为人谄媚,与中常侍黄皓逐渐把持朝政,迷惑刘禅,终于导致蜀汉灭亡。蜀汉人民都因此而追思董允。

在整部《三国志》中,董允是极少数能够立传“子不系父,可别载姓”的人物之一,足见其人之优越注《三国志》中常把子孙后辈的事迹记载在父兄长辈的事迹之后,合为一传,但董允的事迹没有记在其父董和之后,而是独立记述为一传。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光阴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