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光阴小说网>都市言情>承平伯夫人的客厅> 第一百三十五章,慧妃的懊恼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三十五章,慧妃的懊恼(2 / 2)

慧妃顿时没了脾气,她恨太宰,迁怒到太宰夫人身上,她在这春风妩媚的季节里生闷气,不是为宫里大把的美人儿,真正的原因是庆王的亲事。

只要庆王有门好亲事,慧妃的养老就能安下心,她也累了,没心绪再和宫里的过江之鲫们怄气,这过江之鲫引起的烦恼,其实还不是自己青春葬送后宫这一场里,自己想要的还没有结束。

她得宠过,她位分已高,她膝下有子,她现在独缺庆王的将来,庆王的前程。

平静的慧妃坐回,神思带着恍惚让她觉得不真实,又冷笑着讽刺一句:“晋王还没有成亲,太宰们哪能想得到我的庆王。”

毛太宰夫人拿出温和的态度安抚她,也试图和对方讲理:“娘娘这话我家老爷和洪太宰都当不起,娘娘,庆王殿下居长半年,晋王殿下是兄弟,我家老爷也好,洪太宰也好,自然是以庆王为主。”

慧妃鼻子里出个哼声权当回话,不过这话听着顺耳朵,脾气又下去一些,而晋王和庆王虽然前后只差半年,晋王的生母当年却不是慧妃的争宠之人,慧妃回想起来也没有前情后账要算,淡淡的就只继续发泄自己向太宰们的不满。

“居长半年,这话说的可真好听,你正好给我解释解释,居长半年的庆王没有得封南兴,晋王却到了手?”

这话如果按真实的各方心理推敲,里面有违禁的言语,宫人们聪明的欠欠身子后退而出,留下太宰夫人向慧妃娘娘仔细的解释,她们要说到哪一步,也是她们的事情,与宫人无关。

这是给毛太宰夫人的便利,也是给慧妃娘娘偶尔吐真话的空间,太宰夫人眼角的余光看到,她会意的笑了笑,宫里就没有愚笨的人,难怪自家的表亲姑娘要往宫外寻亲事。

带着家世进宫的美人们,也抱着余生付此后宫的准备,可是她们拿得出几十年的岁月愿意争斗,当今年迈,说不定哪天就退位,在说不清楚的有限时间里,美人们纷纷自知之明,在这里争宠不明智。

慧妃娘娘也明智的考虑庆王的前程,为她养老而做准备。

要说养老,最好的难道不是封地在外,自主权和自主兵权在手这种,几年前庆王经历过什么,在鲁王向老洪王发难的岁月里,他竟然没有考虑过南兴。

太宰夫人娓娓道来:“当时掀起盘查老洪王殿下的呼声,娘娘您还记得吗?您的娘家老大人们也在其中,我家老爷曾特意暗示过庆王殿下,倘若出宫可以前往南兴,庆王殿下倒也考虑良久,最后回复说他离不开娘娘,愿意留在京里。”

慧妃张口结舌,被这一番从音量上来说几无波动的话打得面容泛红,又停一瞬,粉面羞如桃花,竟然整张面容都红了。

庆王的前程等于她的老年,她怎么能会忘记呢?当时.....现在回想起来,也是一锅下不得手的烂粥。

老洪王坚决认为历年交税不曾少过,治理上出错百姓们艰难不是南兴才有,这仅仅是洪王府的错?

还有京里每年调拨的赈济不够,说洪王府卖官贪贿,主管赈济的官员里就没有?

还有天灾这些,风不调和雨不顺,这岂是人力可以左右?说天灾就是失德,好吧,周王、鲁王、楚王等等的封地上就没有天灾不成。

要说南兴的天灾十之八九都有周边有关,东临楚王处海风气候骤变,造成南兴要么海风吹来的不够,当年干旱少雨,要么海啸频频,南兴也跟着受到波及,而最早波及的难道不是东临楚王那里。

畏南封地上的宁王正面悍对南面土族,瘴气毒虫猛兽从宁王那里过来的。

洪王府扬言要拼这一场,同行有大批的官员愿意进京,而世家子弟事先纷纷逃走,都看得明白这就是洪王府留下的底气,他年返回重拾治理也很从容。

就这一点就让南兴成烫手山芋,鲁王是一定不会放在心上,后宫里养尊处优的庆王殿下他为自己盘算下,母族能给出多少人才随行,自己手里又有多少,父皇那里又要讨来多少,其它的殿下和太子会有多少阻挡,他觉得还是不要南兴的好,免得洪王府向鲁王的仇恨第一个将表现在他的身上。

就像郭喻人等不恨参与推郭家下水的人,只恨鲁王,只有鲁王是动郭家根本的人。

庆王得到南兴,洪王府一旦清白他往哪里回?肯定要先和庆王过不去,庆王是动洪王府根本的人。

洪王府或许会清白,是制约庆王拒绝的第一个主要条件,其次,鲁王为南兴付出十数年的心血,母妃仍然有宠的庆王在鲁王那里有名号,鲁王不会忽略庆王即将出宫建府,他派人进京游说,当时暗中帮着洪王张扬:“本王我还会回来的。”

鲁王没有想到晋王这一号人物,是晋王到了年纪,太宰为他向当奏请出宫讨封号时,把当今也吓一跳,敢情他还有个儿子在宫里悄悄的长着。

再其次,人心都往高处飞,慧妃最得宠的时候诞下庆王,要说她没有想过九五之位,这些往后宫里登高枝的人怎么可能,鲁王让人告诉庆王,外面好多人拥戴庆王殿下,说你早慧天佑等等,当然鲁王派去的人不会在脸上写着“鲁王府”,更不会自报家门。

慧妃和娘家一盘算,去南兴太过危险,别没去半年就让撵回来,丢人事小,在天下人眼里丢的是皇家殿下的体面,丢的是输给洪王府的韬武略,明显不是对手才又离开不是吗?

丢的即将是天下人的拥戴。

还是留在京里机会多机会大,当今年迈,凡事都有可能。

慧妃向当今纠缠了小半年,招数用尽,为庆王得到一份不比南兴历年收入差的外省收息,当今头痛不已,谁去南兴呢?南兴最好交给自己的儿子,再不听话的也是自己的儿子,他得守好祖宗基业吧,这个时候晋王出现,当今吩咐一声拟旨,南兴归了梁仁。

几年过去了,京里看到的是南兴越来越富裕,这点在公上和纳税上有表现,老洪王父子翻案的可能却一点一点消失,鲁王要么不出手,既然出手按他的计划直接断根。

慧妃和庆王后悔的肠子都悔青,兵权,那可是兵权!一块由着自己登高呼,就想怎么教化就怎么教化的地方。

现在想从太子眼皮下面讨点兵权可是太难了,当今年迈是百官眼睛都看得到的事情,太子他也能看到。

太子梁潮在过往并不是大方的人,可这几年他改变的厉害,兄弟们索要更多的年收息,拿去拿去,多给你几个城池的便是,但是兵权和封地休想休想。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光阴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