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烽注意到敌人并未有野战主力,怕什么呢?
平推敌人!
这是在东北东边,南北地域是中间位置。
周围都是城镇,规模不大,因为整个东北,也就三千万人。人口密度不够。
鬼子据点一般在村子附近,临村而不完全接触。
村子里,也是维持会和保甲制度,完全被鬼子和伪军消化了,除非你完全攻克,才可能获得人力物力接济。
小口村。
二百多口人,就有一个据点。
寒烽不客气,因为,有一门步兵炮。
观察以后,测距,他的视力还是相当有用的。
不需要试射,不需要望远镜和炮队镜,就能看清楚。
对准敌人炮楼,反复瞄准。
一千人的部队,分成三个梯队,避免过于拥挤。
第一梯队,一个连,接近敌人据点一千米隐蔽。
瞄准以后,寒烽亲自操作射击。
轰,一炮正中敌人炮楼,直接将炮楼中段炸塌,上面的失去支撑,也轰然下坠,整个炮楼就毁掉了。
连轰了三炮。
整个日伪军据点崩溃了。
敌人死伤了十几个。
其余敌人,魂飞魄散,因为待在原地就是坐以待毙啊。
敌人搀扶着伤员,落荒而逃。
逃跑?
在千米范围内隐蔽的第一连队,用迫击炮轰击敌人,又打死打伤二十几个人。
接着,骑兵排出击,追杀敌人。
骑兵排快速接近敌人,在马背上,用步枪打,用机枪扫,一阵狂风暴雨,鬼子和伪军被杀得血流成河。
一个驻防军据点,日军三十余人,伪军四十余人,除了跪地求饶的伪军,没人能逃掉!
这就是寒烽的攻击模式。
好在炮弹足够多。都是缴获敌人的。
那边骑兵排开始追击,寒烽这边就用马拉大炮,快速推进。
下一轮,又是这样。
寒烽军在敌人据点火力打击之外,炮火轰炸,让日伪军毫无招架之力!
打又打不到,防又防不住,几乎是坐以待毙!
寒烽军用这种办法,极小的代价,就向西攻击了三十多里,推平了八个据点,灭掉鬼子一百五十余人,伪军二百人!
正常情况下,鬼子的据点人数是很少的,三五个人都有,现在不同,因为敌人刚刚大扫荡失败,野战军撤退,其余部队还在固守,兵力是往常的数倍。
寒烽军消耗了二十几发步兵炮的炮弹,三十几发迫击炮的炮弹,其余机枪弹药一些,可以说,物质成本还是不低的。
尤其是步兵炮炮弹,没有工厂制造,只能缴获,打一发就少一发!
但是,利益是巨大的。
寒烽西进军团,前面打仗,后面收缴敌人据点,占领村落,摧毁敌人基层组织,逮捕和清除投靠鬼子的保甲长和维持会的头目,由百姓们说话,铁杆的,有人命血案的,就地枪决,抄没家产!
这样,能迅速激活民众的抗战情绪,动员大家,建立抗联的游击区和根据地。
基本上,前面推进,后面就能建立自己的基层政权。
很多老百姓,都被鬼子的恐怖和统制政策害苦了。
热血残兵
五块五毛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