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光阴小说网>历史军事>我的明朝好兄弟> 六十一 老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六十一 老王(2 / 2)

当初小九说出这些,不过是他自己一点不成熟的看法,加上对历史的一知半解。可是在王濂这样的读书人看来,这简直就是一代明主。

造反的人没几个一上来就说,以后要如何如何的,差不多都是活一天算一天。清晰的政治纲领,加上行动路线,还有领导者清醒的头脑和知人善用的胸怀,再加上麾下有许多如狼似虎的良将,大事可成。

所以王濂当机立断,本来他也不受刘福通那边的重用,直接回了淮西。

读书人不能轻视,他们的眼光,他们的谋略,他们的才学都是宝贵的财富。尽管读书人中败类居多,杠精居多,公知居多。

但是任何一个集体,如果没有大知识分子的出谋划策,都是走不远的。

尤其是这个时代,他们熟读史书可以让领导者不再犯以前的错误,他们知道官府如何运作,如何收税收粮,他们知道如何安抚百姓,如何拉拢可用之人,如何对待敌人。

他们,比大多数造反的人有头脑,更有本事。

“先生如此看重,小九真是愧不敢当!”小九笑笑,想想,“现在我常胜军城少,只有滁州一府,先生若不嫌弃,做个滁州的临时知府吧!”说着,看看李善长,“老李在军中管理军需军政,你在衙门管理地方民政百姓,咋样?”

“固所愿耳!”王濂道。

小九心里欢喜,他手下不缺不怕的憨货,缺的就是这样有好名声,能出主意的读书人。

说实话,李善长虽然也有才学,是个合格的大管家,但他人看起来其实跟个寻常的财主没啥两样,傻大憨粗大黑脸。

这王濂文质彬彬,真有几分谋士的味道。

“先生来的正好!”小九继续说道,“有件事在俺心里憋了很久,不知道找谁说?”

“将军且说!”王濂正色道。

小九顺手在茶杯里蘸点水,在桌子上画出一个地图,“这是滁州,再往前是盱眙,再上边是泗州,旁边就是淮安。淮安现在官军大兵云集,听说是要打淮东张士诚,可是俺心里也没底,谁知道哪天官军会不会喝多了,直接抄到淮西来!”

“就算他不来,唇亡齿寒,他们去打张士诚,咱们这边怎么办呢?若是他们攻下了张士诚占据的高邮,淮西的义军就要腹背受敌。”

“而且淮西是个死地,四面皆敌,到时候常胜军无路可去。”

听小九说完,王濂沉思良久,“将军不知官军的心思,官军也不知将军的打算。在下看来,官军之所以在淮安囤积重兵,其实也存了顾忌淮西义军的心思。”

说着,王濂顿了顿,“在下倒是有个想法,就是不知道......”

读书人就这毛病,喜欢卖关子。

小九赶紧道,“先生但说无妨,小九洗耳恭听!”说完,自己心里乐了。

他娘的,跟读书人说起话来,自己都变得文绉绉的了。

我的明朝好兄弟/book/94964/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光阴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