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光阴小说网>女生耽美>长风几万里> 第41章 第四十一万里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1章 第四十一万里(1 / 2)

所有门窗紧闭, 禁军奉皇命围守秘阁,任何人无诏不得出入。

在温鸣一字不差地说出殿试的策论题目后,咸宁帝盯着考场中央跪着的消瘦青年, 在一片极致的安静中开口, 不见喜怒:“题目是谁告诉你的?”

温鸣语气平静,回答道:“翰林院五品待诏盛浩元。”

额角急跳, 徐伯明立刻双膝跪地, 大声疾呼:“陛下,这是明目张胆的诬陷!陛下明察!”

温鸣神情毫无波动, 没有看徐伯明,也没有看任何人,他只定定盯着空气中的某一点,像是三魂七魄都被带走了大半, 只剩残躯还在此处等待一个结果。

咸宁帝仿若没有听见徐伯明的辩驳,一双眼锐利地注视温鸣, 接着问:“可有证据?”

“证据?”温鸣摇了摇头, “臣没有证据。盛浩元很谨慎, 从来不会留下任何物证。他只亲口将所有题目都告诉了我, 让我一定要记清楚。

还说, 我要是觉得自己才学不足,可以先把文章写出来交给他,他那边会有人帮我润色修改, 我只需要把修改后的策论背下来就行。当然,他也说过, 如果嫌麻烦, 我可以直接背下他提供的策论文章。”

“陛下, 他毫无证据便血口喷人, 妄图将科考泄题舞弊的重罪扣在盛浩元身上,心思歹毒!”徐伯明还算稳得住,立刻疾声争辩道,“想来,除了盛浩元,他立刻会攀咬老臣,说题目泄露的根源在老臣,甚至还会牵连二皇子!”

谢琢站在咸宁帝身侧,将所有人的神情都收入眼底。

徐伯明很聪明,立刻将科考舞弊一事,引到了大皇子与二皇子抢夺储位的斗争上。

一旦咸宁帝心生怀疑或顾忌,不全然相信温鸣的话,而是暂时将温鸣及涉案之人收押,就算只有一个时辰的空隙,也足够徐伯明安排,然后全身而退。

“哦?牵连到二皇子?”咸宁帝的视线终于转到了徐伯明身上,“阁老是认为,老大想夺下储位,所以利用这个温鸣和这场制科,布了一个杀局,故意陷害他的弟弟,是吗?”

徐伯明还没说话,就听温鸣道:“并非这场制科。据臣所知,咸宁十八年和咸宁十五年,皆有舞弊发生,同样都与盛浩元有关。”

他没有指名道姓地说出徐伯明的名字,只提盛浩元。但包括咸宁帝在内,谁不知道盛浩元是徐伯明的女婿?谁不明白,区区一个翰林院五品待诏,如何能拿到殿试的策论题目?

温鸣这句话一出,可以说是落下了惊雷一片,场中,已经有考生因为太过恐惧,昏厥在地,却无人敢动上一动。

若接连三次科考都有舞弊存在,岂不是幕后之人已经成功且彻底地蒙蔽了圣听?或者说,仅仅只有三场,还是此前有过更多?

咸宁帝靠着椅背,吩咐:“你继续说。”

“咸宁十五年,臣于秋闱后来到洛京,因家贫,受到了盛浩元的接济,心中甚是感念。但没想到,春闱开考前,盛浩元问我,是否想知道考试题目,且向我保证,我一定会入殿试。”

本朝定制,入殿试后,再不淘汰,只会根据殿试的成绩,给所有参试的考生进行排名和授官。

温鸣嗓音干哑,不管是表情还是语气,都没了多余的情绪,只平铺直叙道:“臣拒绝了,因为臣那时相信,以臣之所学,必然能上榜,不屑作弊。可是,臣落榜了。

咸宁十八年,臣再次参加春闱,倾尽所学,认为即使奸人作梗,亦不可能做到撕掉臣的文章、抹掉臣的笔迹,但臣此次依然落榜,盛浩元特意前来告诉臣,臣之所以落榜,不是我策论文章写得不好,而是因为礼部尚书以‘犯了忌讳’为由,让臣落榜。”

一直默不作声的礼部尚书吴真义双腿一软,差点没能跪住,他刚想张口,就被咸宁帝的一个眼神压了回去。

咸宁帝吩咐:“高让,你亲自去将温鸣的策论找来。”

春闱与殿试后,所有考生的策论答卷都会统一存放在一处,用以调阅追溯。

高让弓着背,立刻道:“奴婢这就去。”

离开秘阁后,高让点了几个信任的内侍,匆匆去往博文阁。

他的徒弟也在其中,小声跟在他旁边,低声问:“师傅,可是出了什么大事?禁军都出动了。”

“放机灵点,想保命,就闭紧嘴,最好连耳朵也堵上。”

高让想起秘阁中那个叫温鸣的举子所说的话,后心处一阵发凉。

现在,不管是真的有人在背后弄权泄题,还是泄题为假、意图构陷是真,这件事都已经将阁老、尚书、皇子和无数举子考生拖入其中。

并且,科举舞弊,无论哪朝哪代,都正正戳中帝王的逆鳞。

这朝廷,想来要又一次翻天覆地了。

他不由唏嘘,或许咸宁帝自己也没想到,一次临时起意,信步看查,竟得了一句石破天惊之语。

临时起意……

想到这里,高让脚下一顿,又马上打消了浮出的念头——谢琢没有动机。科举舞弊之事一出,他这个新科探花也会惹得一身腥,且这其中变数极大,不好把控安排,应当跟谢琢没多大干系。

摇了摇头,高让想,果然是在宫里久了,什么都忍不住往阴谋里想。

秘阁中。

高让进门时,天光从窗棂见照进来,微尘浮卷。考场中气氛凝滞,像是有水漫过鼻尖,呼吸都凝滞费劲。

他小心翼翼地将找出的策论试卷呈给正在闭目养神的咸宁帝,轻声道:“陛下,奴婢将试卷找来了。”

“嗯。”咸宁帝接下后,将泛黄的纸张展开看起来。不过几千字的策论,他看得很仔细,看完后,随手递给站在他右后方的谢琢,“延龄也看看。”

谢琢双手接下:“是。”

等谢琢看完,咸宁帝抬抬手指:“递给吴尚书,让他也看看,过去了这么长一段时日,说不定他已经忘了这篇策论的内容。”

谢琢依言将试卷递了过去。

吴真义伸手来接时,指尖发青,颤抖不停,额角的头发已经被冷汗湿了个透彻。

谢琢状若无睹,什么话都没说,重新站回了自己的位置。

一炷香的功夫,咸宁帝的声音响起:“吴卿可看完了?”

吴真义跪在地上,点头,颤着嗓音道:“臣看、看完了。”

“看完就好。”咸宁帝转动着翡翠扳指,问,“那朕就仔细听吴卿说说这篇策论有何处不妥,又是犯了什么忌讳。你说,朕听着。”

吴真义抖得筛糠一般,冷汗更是一滴接一滴地往下流。

当初评卷时,实在找不到这篇策论的错处,他就给了个“犯了忌讳”的理由,将温鸣的名字剔走了。

事情本该在当时就彻底结了,谁能想到,这篇策论,竟然还会有重见天日的一天!

他垂着头,不断地朝徐伯明瞥去,却没有得到任何回应,他牙齿不由上下战战,捏在指尖的试卷都被攥出了褶皱。

咸宁帝见吴真义久久不说话,没了耐心:“还是说,吴卿尚未将策论内容看完,需要再看一遍?”

这句话,仿佛将吴真义濒临崩溃的心态一刀戳破,他全身一软,伏趴在地,涕泗横流:“陛下恕罪,陛下恕罪啊,臣什么都不知道,臣只是听命行事而已!臣什么都不知道啊!”

温鸣跪得笔直。

他今早临行前,只用冰渣混着雪水,咽下了半个冷馒头,现在,他腹中绞痛,但听着耳边尖利的求饶声,他却很想笑。

荒谬啊。

曾在他的试卷上写下“犯忌”批语的人,此时此刻,竟完全说不出他温鸣洋洋数千近万字,到底哪一个字犯了忌讳。

又是因为哪一个字,让他榜上无名,让他无缘殿试,让他穷困潦倒,让他的母亲和妻子在他不知道的时候,默默死去。

真是,荒谬。

咸宁帝没有理会哭喊的吴真义,问温鸣:“为什么特意等到这次制科?”

温鸣深深地伏下-身:“臣有私心。臣生于世,不可不顾及年迈操劳的母亲和一心为臣的妻子。臣于幕后之人,犹如蜉蝣撼树,不自量力。臣不敢因为所谓的正气和傲骨,连累家人殒命。”

以前不敢,为什么现在就敢了?

他话中的意思再明显不过,咸宁帝没有追问,转而问徐伯明:“徐卿还有没有什么想说的?”

徐伯明似乎已经冷静下来,叹息道:“臣自入朝以来,敬终慎始,入阁后,心知自己手握无数人不可及的权力,更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不敢行差踏错。臣知道,现在无论臣说什么,都如狡辩,但臣相信,陛下圣明,必不会被奸人混淆视听,一定会还臣一个清白!”

这番话说得甚至情动,但他心里却不如表现得这般平静,反而已经在怨骂盛浩元,口口声声说着已经将温鸣彻底掌控,绝无错漏,实际上,却出了这样的事!

现在,他要赌的,就是咸宁帝的多疑。如果咸宁帝有一丝怀疑这是大皇子在背后设的陷阱,那么,他就还有挣扎的余地!

咸宁帝没有立刻开口。

他转着翡翠扳指,忽地问谢琢:“延龄,你也看了温鸣的策论,你觉得如何?”

谢琢垂眸:“依臣之拙见,这份策论可评入一甲。”

“嗯。”咸宁帝颔首,“朕以科目网罗天下之英隽,义以观其通经,赋以观其博古,论以观其识,策以观其才。朕曾以为,朕开科取士,明公正道,开言纳谏,这天下间,应当野无遗贤。”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光阴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