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光阴小说网>女生耽美>殿下> 第339章 之五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39章 之五(1 / 2)

第339章 之五

殿下

正文第三三九章

颜相回府颇晚, 颜夫人闻着他身上酒气,看他有些意兴阑珊,帮他去了外面大氅,“朝中的事不顺遂么?”

“应该要辞官了吧。”

颜夫人没料到已严峻至此, 微露惊容。

“我先去沐浴了。”

这是颜相的习惯, 不论多晚,他每天都有沐浴的习惯。

“去吧, 我已经都准备好了。”颜夫人恢复平和, 望向丈夫, “不论你做什么决定。”

颜相轻轻在妻子肩头捏了一记,便去了浴房。

浴房中已备好略烫些的水, 颜相阖目浸在水中, 水汽缭乱中看不清他的神色。陛下是不会绕开内阁下这道旨意的, 那也太懦弱了。

那么, 陛下嘱意的首辅人选是谁呢?

应是史太傅吧。

第二天的御前会议并未出乎颜相意料,秦太师给他个无奈的眼色, 荣晟帝已经开口提及设太尉之事。

内阁诸人都有些懵。

尤其兵部黎尚书,黎尚书问,“太尉是掌兵权的旧官职了。陛下要设太尉, 那臣以后的差使是向太尉回禀, 还是向首辅大人回禀呢?”

荣晟帝道,“太尉是太尉,兵部是兵部, 你该怎么着还怎么着。”

“是, 臣明白了。”因为此乃军国大政, 黎尚书不得不多问一句, “陛下属意何人当职呢?”

荣晟帝扬起一抹笑意, “郑镇北于国有功,他是沙场宿将,熟谙兵略,朕想由他来做太尉之职。诸卿看如何?”

大家依旧很懵,秦太师是陛下的先生任太师,如今又提出太尉之事,诸人都以为会是一位皇帝陛下青睐的老臣掌兵权,不料陛下提的人选是郑镇北。

史太傅立刻问,“郑镇北任太尉,那镇北大将军一职由谁接掌?”

“镇北的副将杨晖,素有军功,如今也是他暂代大将军之位,先由他暂掌,看一看他单独掌兵的实力如何。”

史太傅掌工部,于各地将领就不大熟悉,他说,“倒是听过这名字几次,臣实在不了解此人,就不多言了。”

徐尚书身为吏部尚书,向史太傅解惑,“杨将军乃武进士出身,累功至三品武将,今年四十岁,正当壮年。臣听闻他的女儿定给了郑大将军的长子,他二人还是姻亲哪。”

“正是如此。”荣晟帝笑,“所以朕想杨卿也不是外人,让他暂且试一试。若不成,再让镇北回去就是了。”

刑部李尚书也曾任一地督抚掌一地军政,但于边疆军略,委实说不上精通,遂未发言。

方御史看向颜相,首辅一直没说话。

荣晟帝先问,“方卿,你意下如何?”

方御史一向简洁实诚,“臣无掌兵经历,不懂军略,不敢擅论军政。”

荣晟帝笑,“随便说说嘛。”

对于不了解的事,方御史有一种字斟名酌的谨慎,“边将是宿卫边关和平的,只要是能守住边关,不论姓郑还是姓杨,都可以。不过我朝东南西北四边守将,东南沿海多属水军暂且不提,西南主以当地守军防范夷族。最精悍的边军便是嘉平关与镇北关两支边军,陛下为何提携郑镇北,他年轻力壮,正当为国戍边。要说品阶,如今在朝的姜驸马论爵位论功绩,都要胜于郑镇北。陛下若设太尉一职,臣举荐姜驸马。”

刑部李尚书眼前一亮,“对呀,姜驸马倒是比郑镇北更合适的人选。”

荣晟帝早有准备,“朕想过了,也亲自相请,姑丈年纪大了,婉拒了朕。”

方御史刚硬的很,“为朝廷效力,只要有一口气,就不该推却。”

荣晟帝摇手而笑,“朕总要看嘉平姑妈的面子。”

方御史也就无话了。

李尚书对君上扬起一抹忠心无二的笑意,“这也是没法子的事了。”

最后,荣晟帝方看向一语未发的颜相,“颜相,你以为呢?”

“臣以为太尉之事要从长计议,眼下杨晖尚无掌镇北关之力。”颜相言简意赅,“有没有太尉,兵权依旧在朝廷,在陛下手里。陛下,臣看过杨晖每一场战事,凡有大战他都是做为辅将杀敌。他能独掌大军吗?他能守住镇北关吗?我们明明的现成的最好人选,为何要退而求其次呢?”

“不给他掌大军的机会,他永远不能独掌大军?不给他守关的机会,就不会知道他有没有守关的能力。将领是一步步历练出来的,朝廷应该给将领机会,没有机会,就不会有名将。”荣晟帝道,“就是镇北这些年,也未尝没有败绩。”

“郑镇北当然有败绩,但他败是小败,胜是大胜,这些年,他没有让渤海国犯边一步,牢牢将这些人挡在镇北关外!”颜相的语气如同他的态度一样温和坚定,没有丝毫退缩,“我朝与渤海国已承平十年之久,没有大的战事,但这几年渤海国一直有人伪装成边关悍匪骚扰边境。陛下,此事断不可小觑。

这说明渤海国不惧挑衅我朝,说明他们对自己的战力有信心,但战事不能轻易开启,因为要等待良机,因为我朝在镇北关的十万精兵并非摆设!

若此时我朝更替领兵大将,这就是现成给对方递上机会。

陛下,没人会放过这种时机的。

一旦换将,必有大战。”

荣晟帝平生最厌烦的无非一个“郑”字,他忍耐多年,如今好容易不必忍了,人就是这样,一旦轻松,就露出轻佻来。他轻轻哼出一个气音,“那依颜相说,不论如何也不能换掉郑镇北了?”

“可以换,但不是现在,也不是杨晖此人。因为臣在他身上看不到胜算。臣身为首辅,反对陛下调离郑镇北之策。”

颜相于内阁多年,他性情温和,鲜有这样激烈的表态。除了齐尚书,内阁诸人都看傻了。荣晟帝更是气的说不出话,正当此时,齐尚书打断颜相的话,“颜相,你虽为首辅,也是陛下之臣。你当然可以反对陛下的提议,陛下也欣赏你的直言敢谏,但这是陛下的朝廷,陛下的内阁,调鼎天下之人,是陛下。”

他含笑看向荣晟帝,姿态恭敬又温顺,“陛下是仁善之主。陛下,事有反对者很正常,哪怕这个人是当朝首辅。臣支持陛下,臣以为陛下考虑周全,设置得当,目光深远,不失为圣君之计。

陛下,臣支持您。”

要说内阁中荣晟帝最讨厌的就是齐康,一直不喜欢,都不想多看一眼。故而齐康一直没说话,荣晟帝也没理他。

荣晟帝未料到,齐康主动表示支持。

不只荣晟帝,御前诸人齐齐看向齐康,包括颜相。

不同的是,颜相只轻轻瞥一眼便移开了视线:论对时机的把握,天下鲜有能在齐康之上的人吧。

其余人的眼神中充满不可置信,齐康你不是太后一党么?

你怎么突然倒戈支持起陛下了?莫不是担心官位不保改投陛下了?还是说今儿这是在递投名状?

连荣晟帝都在想齐康是不是想获得朕的信赖。

齐康顺着荣晟帝的意思,轻而易举的取得御前会议的主导权,最先点名素有“当朝第一抢功小能手”之称的刑部李尚书,“李尚书,你支持陛下么?”

李尚书属于有立场但不多的类型,斟酌着说出既能表现出阁臣地位又符合陛下心意却又不显谄媚之语,“臣以为,倒不妨不试。如陛下所言,反正郑大将军依旧在朝,若辽北有事,随时可派他去支援。而且,只是令杨将军暂领大将军之位。合不合适的,还得看他的实绩。”

荣晟帝松口气,“朕就是此意。”

齐康继续问,“黎尚书,你支持陛下么?”

兵部黎尚书显然也想继续坐在兵部尚书的宝座上,齐康已向陛下投诚,他比李尚书更干脆,“臣也以为,不妨一试。”

齐康点名角落中的翰林掌院吴学士,“吴学士呢?”

吴学士自从数年前折戟于公主之后就一直在内阁是小透明,此时听到齐尚书点名,连忙道,“陛下所言,甚是有理。”

齐康继续问,“钟尚书,您说呢?”

新任户部钟尚书刚回直隶回朝,他如今谨慎许多,“我只掌过直隶军务,边防之事,不敢多言。”

点过这几个立场不坚定的,齐康已得四票,稳占必胜之局。他继续问,“方御史的意思呢?”

方御史可不是上述几位,“设太尉之事无妨,但颜相所言未尝没有道理。我们都知道,颜相并非危言耸听之人。”

的确,颜相为首辅这些年,一向善于听取大家意见。太后掌权时,对方御史、史太傅这样有些固执的同僚一向多有回护。

要命的是,颜相还有一个传闻中的绰号:不会犯错的首辅。

就是说做首辅这些年,颜相的判断从未出错。

这也是颜相能稳居首辅之位的原因,因为实力在诸人之上。

齐康看向位在内阁之上的秦太师,“秦太师,安一安方御史的心吧。”

秦太师也向来不喜齐康,但此时政事要紧,秦太师道,“一则镇北关易守难攻是天险,杨晖领兵素有稳健之名,我们据关隘之险,居城池之坚,守关总能守得住。二则,郑家三代人世守镇北,就是我们为官,外官最长不过十年也要调任的。这次既是想煅练新将领,也有让郑家在朝任官的意思。并不是要浪费他们的军略才干,在镇北关掌的是镇北兵马,于朝,是统筹天下兵马,与我平起平坐。”

秦太师将话说到明面,何况太尉之职的确官高俸厚,且帝都风流锦绣,远非辽北苦寒能比。谁也不能说这样的安排委屈了郑家。

方御史对秦太师的敬仰更在颜相之上,既然秦太师这样说,他略做权衡,颌首,“那不妨一试。只是臣以为,颜相顾虑亦在情理,镇北关以守关为要,切不可冒进。”

秦太师道,“正是。”

方御史这样的刚直之人都投了赞成票,剩下的徐尚书只做自己职司之内的表态,“军务非臣所擅,将领升迁以军功为准。臣会亲自盯紧镇北诸将战功的。”

荣晟帝,“此乃卿份内之事。”

“太傅大人,您的意思呢?”齐康最后问向史太傅。

史太傅道,“既然大家都同意,镇北关那边让守将小心些也就是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光阴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