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光阴小说网>女生耽美>晚清第一枭雄> 第303章 粮食储备、赣江铁路大桥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03章 粮食储备、赣江铁路大桥(1 / 2)

在复兴会治下,政府依托左七军建立,故称为军政府。随着复兴会占领区的扩大,随着战事规模的扩大,军政府逐渐暴露出了不少问题。

例如,依托左七军组建军政府,很多左七军军官得以在军政府兼职,权势更大,大量资源向左七军倾斜。

作为水师的右二军,经费需求更大,作战风险更大,军官们却缺少在地方政府任职的机会,在资源占有上不如左七军。

再如,左七军官兵在军政府兼职,遇有战事,官兵难以迅速出征。官兵出征后,一些重要岗位出现空缺,又会影响政府职能,甚至使某些部门瘫痪。

因此,南昌之战一结束,吴捷便开始在江西全境推行军政分离。具体来说,就是左七军退出地方政府,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

从此之后,江西军政府改称江西省政府。省政府实行省-市-县-乡四级政制。市一级大概相当于满清时期的府、州,管辖若干个县。

左七军则把全部精力集中到练兵备战上。

军队纪律性强,军政府自然会忠诚于复兴会。左七军退出地方政府后,如何保证复兴会对政府的领导呢?

吴捷的对策是在各级成立复兴委员会,成员由五至九人组成,统一领导辖区党、政、军、工、学、农等各类事务。

委员会设主任一人,成员通常有政府行政长官、驻军首长、工商联主任、法院院长、咨议局局长等。

咨议局是地方立法机构,负责对复兴会制定的法律进行细化、完善,对政府提出施政建议,督促政府官员廉洁奉公。

驻军首长方面,内陆地区一般由左七军方面担任,沿江沿湖地区可增补一名右二军首长。

江西省政府设在南昌,江西省复兴委员会也设在南昌。复兴委员会主任为复兴会的第二号人物、左七军复兴委员邹世安。

正是夏天上午十时,难得是个阴天,天气并不十分火热。

邹世安等人在赣江码头边等候已久。自5月以来,江西全境很少下雨。本该是丰水期的赣江,却像枯水期一样,江面狭窄,两岸裸露出干涸的河床。

此处码头距离南昌西门最近,仅有三四百米距离。因为水陆两便,这里一直都是处繁华的地方。南昌之战时,吴捷特意避开这处地方,选择在城西北方向攻城,百姓至今感念他的恩德。

虽然赣江水位变浅,江上的行船却更加忙碌。码头附近亦聚集了不少粮船。

因长江流域大旱,中兴公司以北美钢铁子公司所炼钢铁为交换,从北美进口了二十万吨粮食。粮食漂洋过海,运费不菲。

吴捷留给上海、天京、皖南各一万吨粮食,剩下十七万吨粮食全部运抵江江西。

上海的一万吨粮食交给上海支部霍恩,以争取上海士绅、洋人的好感。天京的一万吨粮食直接送给东王杨秀清。皖南的一万吨粮食一半留给驻守此地的太平军罗大纲。

满清只允许洋船在通商的五座城市驻泊。来自北美的粮船只能在上海停船,由中兴公司方面派船接收粮食,再分发至各地。

南昌是个重要的集散地,故赣江码头边聚集了不少粮船。执委会粮食部遵照吴捷指示,着手建设粮食储备制度。他们在码头附近建有粮仓,平时有警察驻守。

因吴捷要造访南昌,邹世安等人已经驱散了码头附近的闲人。十时半,两艘汽轮准时抵达。邹世安看了眼身后的江西大员、南昌士绅,提醒大家振奋精神。

出乎大家意料的是,吴捷带着妻子、女儿走在了前列。复兴会一贯主张男女平等,鼓励妇女出来工作。但妇女在体力、集体生活、战斗方面存在诸多弱点,男女平等难以有效落到实处。

那些南昌士绅从小受到理学、封建礼教的熏染,对女人在外面抛头露面十分反感。

吴捷是复兴会长,他们自然不敢说什么,心里却甚是不以为然。他们低头查看李雲的脚,果然像传说中的那样是个大脚。

大脚女人,在外抛头露面,与洋人有何不同?难道吴捷真的不在意?难道他真的要以夷变夏?

满清方面也在攻击复兴会,极尽污蔑之能事。其中传播最广者,就是攻击复兴会要以夷变夏。

他们认为,吴捷重用洋人,引进机器,建设电报网,会破坏华夏龙脉、风水。久而久之,龙气委泄,地脉隔断,华夏也将变得和洋人一样,野蛮不知诗书礼仪。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光阴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