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光阴小说网>女生耽美>晚清第一枭雄> 第309章 韦昌辉购买重炮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09章 韦昌辉购买重炮(1 / 2)

8月中旬,韦昌辉来到九江。

在太平天国中,韦昌辉的地位在西王萧朝贵之下,称北王六千岁。萧朝贵死后,韦昌辉地位窜升,仅在洪秀全、杨秀清之下。

韦昌辉原名韦正,韦家是广西桂平县金田村的大地主。太平军金田起义,便以韦家大宅为据点。韦昌辉倾尽家财,资助太平军起义,为太平军早期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韦家子嗣甚盛,族人甚多。韦昌辉的北殿,在太平军诸山头中,势力仅次于杨秀清的东殿。北殿骨干中,国宗提督军务韦俊、大将张子朋等都是能征善战之将。

正如湘军《贼情汇纂》中形容的那样,韦昌辉“曾读书,小有才,为杨秀清所忌”。

太平军定都天京后,杨秀清提防韦昌辉最紧,一直把他留在天京,不让他出京带兵。

杨秀清一度重用天京本地人,酿成张继庚、叶芝发等多起叛变。不得已之下,杨秀清只得改令韦昌辉负责天京城防,开始放权给他。

石达开一回京,杨秀清就把城防大权转交给石达开,把韦昌辉晾到一边。

有一次,西征战事吃紧,杨秀清急令韦昌辉出京带兵。第二天,杨秀清便后悔起来,令属下上书,请留韦昌辉。杨秀清再顺势把韦昌辉召回京,其对韦昌辉的防范可见一斑。

韦昌辉阴险狡诈,对杨秀清极尽谄媚。北殿大将张子朋虐待湖南水营,激起水营哗变,杨秀清为此杖责韦昌辉数百。

当时,韦俊尚在前线带兵,听说后激愤交加,回京要找杨秀清算账。韦昌辉却以族长的身份斥责韦俊,不让他意气行事。

1855年,韦昌辉的亲哥哥与杨秀清的小舅子争夺房产,当街厮打起来。事情闹到杨秀清那里,杨秀清把两人交给韦昌辉发落。韦昌辉二话不说,将亲哥哥五马分尸。

旧时风俗,兄长如父。因韦昌辉才能杰出,才做了韦家的族长。但涉及家庭事务,仍应首尊兄长。韦昌辉被迫将大哥五马分尸,背后对杨秀清恨之入骨。

表面上,韦昌辉仍对杨秀清非常恭顺,恭顺得不像个北王六千岁。背地里,韦昌辉恨不得将杨秀清碎尸万段。

早在1855年上半年,湘军情报机关—营务处采编所就指出韦昌辉与杨秀清“其奸诈相似,阳下之而阴欲夺其权”,并预言“不久必有并吞之事”。

太平军大破清军江南江北两大营后,杨秀清志得意满,把杨辅清等亲信外放带兵,城内警卫力量减弱。

韦昌辉敏锐地觉察到:诛杀杨秀清的机会来了。他加紧串联秦日纲、石达开、陈承镕等在京重臣,得到洪秀全的默许。

杨秀清耳目甚多,也发现了韦昌辉的异样。他先发制人,严令韦昌辉、秦日纲、石达开三人限期出京,分往安徽、江苏、湖北督师,将一场叛乱消弥于无形。

韦昌辉被派往安徽督师。安徽本是石达开的势力范围,省会安庆还是西征军大本营。韦昌辉身为北王,却被杨秀清安排在翼殿根据地内督师,势必难有作为。

这正是杨秀清的小伎俩。他并不想让韦昌辉在战场上建功。同理,他把石达开派在湖北督师,湖北是北殿的势力范围,石达开同样难有作为。

然而,杨秀清此举看似聪明,却因此丢了小命。真是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因为韦昌辉在安徽督师,安徽离天京近,遇有急事,可以抢先回京。历史上,洪秀全密诏石达开、韦昌辉回京,诛杀杨秀清。

韦昌辉离天京近,首先得到密诏,率先进京。他有密诏在手,便拉秦日纲下水,让秦日纲担当天京事变的急先锋,顺利屠戮东王府。

韦昌辉本该在安徽安庆,他跑到江西九江干什么呢?

北殿在湖北攻城略地,韦昌辉又是北王六千岁,将在天京事变中扮演关键角色。吴捷不敢怠慢,亲自到九江城外迎接。

出人意料的是,韦昌辉行色匆匆,并不打算入城。他指挥随从为吴捷安排座位,和吴捷面对面坐下,开门见山地说道:

“贤弟,本王今天坐着中兴公司的汽轮,本想勘察安庆上游的防务。没想到,本王一时贪恋长江两岸的风光,不知不觉竟到了九江,来到了老弟的防区。

“想起来,本王曾在四年前路过九江。那时,贤弟刚刚从清妖手里夺占九江,保护大军东下进攻天京。本王有幸与贤弟一叙,始与贤弟攀上交情。

“谁能想到,贤弟后来镇守九江,才几年功夫,就把九江建得有声有色,比天京都要胜出不少。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本王相信,贤弟劳苦功高,将来成就必在本王之上。”

1852年,太平军弃守武昌,全军东下争夺天京。当时,吴捷作为先锋,抢先夺占九江重镇。韦昌辉是后队统帅,最后路过九江。吴捷曾宴请韦昌辉等人,向韦昌辉示好。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光阴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