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光阴小说网>女生耽美>晚清第一枭雄> 第385章 教育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85章 教育(1 / 2)

说完华夏传统土地制度弊病,吴捷进一步论述道:

“我们复兴会搞土改,土地所有权不在国家,而在村集体。农民无偿得到了土地,为了保卫土改成果,势必要捍卫村集体,具体表现形式就是村委会、村民兵连。

“凭此,我们可以摧毁传统乡村的绅权、族权,摧毁保甲制度,在村庄一级建强基层政权。村集体拥有土地所有权,可以在某种程度上防止县、乡两级政府过于强势,保护农民利益。

“至于说禁止土地买卖,这其实涉及到是要公平还是要效率的问题。在现阶段,在农村,我们更倾向于要公平。待我们统一华夏之后,待农村体制机制健全了,我们可以进行二次土地改革,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塔读小说APP更多优质免费小说,无广告在线免费阅读!

“至于说农民集会烧毁地主家的田契,我想只要不出人命,只要不过火,我们也无需大惊小怪。革命总归要打烂旧制度,建立新制度。农民受地主剥削多年,情绪激动也可以理解。

“不过,我听说有地主拥护土改,在长沙城内主动、公开烧毁自家田契。我们搞土改并不是为了打倒地主、支持农民,而是要促使地主把精力、财力从农业转向工商业。

“他们将不再是土地的寄生者、农民的剥削者,而将投身现代工商业。有远见、有理想的地主知识分子,自然会支持我们的土改,而非抱以强烈的敌视。”

历史上,我国近代革命家澎湃为了闹革命,曾把家乡陆海丰的上万亩良田无偿分给农民。像澎湃这样的满怀理想主义的革命家还有很多。我党的早期领导人、早期党员,出身于地主阶层的比比皆是。

在复兴军进入长沙之后,在强烈的压力之下,不少寄居长沙的地主已经开始自愿或者非自愿的烧毁田契,表态支持土改。

这是革命的威力,也是胜利的曙光。

吴捷在土改问题上态度坚决,黄冕和左宗棠也不再说什么。冯桂芳和程险峰都是复兴会员,对土改自然没有意见。卢波克一向以职业军官自居,平时并不关心政事。

土改问题顺利通过。

接下来,是文教方面上的议题。

冯桂芳提议,立即在湖南占领区内建立新式学校,畅通读书人的上进之路。

塔读小说APP,完全开源免费的网文小说网站

吴捷笑道:“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兴办教育,这是我们一贯坚持的国策。在这方面,我们已在江西取得了充足的经验,储备了足够的教育人才。

“就湖南省当前的军政事务而言,军事占领各府县厅、土改、扩军、建立基层政权是处于优先地位的。一旦这些事务有了眉目,我们就要立即开展教育事业。

“我们在江西行之有效的义务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等教育制度,都要原封不动地移植到湖南这片沃土上。

“科甲制度禁锢人们的思想,阻碍科技和文艺的发展,堵塞天下有志之士的上进之路。这个制度必须毫无保留地废除,改行复兴会的新式教育制度。

“就整个华夏而言,湖南学术界、教育界讲求经世致用,不盲目追求乾嘉考据之学,亦不孜孜以求于科举功名,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如服周兄、季高兄,却都非科甲出身,却都有经天纬地之才。不过,湖南的经世致用之学并不足以救华夏,现在的私塾、学院也得尽行废除。

“代之而行的,将是复兴会的免费义务教育、中等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制度。对于现有的士绅、读书人,我们也会畅通他们的上进之路。

“只要读书人想学习,想为复兴华夏出一分力,我们都举双手赞同。我们也将尽其所能创造机会,让想读书的人有学上,有学上的人学有所成。”

自明清以来,科举制度日趋完善,无数读书人倾其一生,渴望获得一个进士出身。

明清朝两朝科举制度,均继承自元制,共分三甲。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APP,更多免费好书请下载塔读小说APP。

一甲第一名状元,赐进士及第授从六品官职;第二名榜眼,赐进士及第授正七品官职;第三名探花,赐进士及第授正七品官职。

二甲共有十七名,赐进士出身,授正七品官职。

三甲八十名(后增到一百三十名),赐“同进士”出身,授正八品官职。

科甲每三年举行一次,每次取进士只有一百五十名。

按,因战乱等原因,朝廷会鼓舞士气,增加进士名额。如光绪癸卯科,共录取进士360人:一甲3人,二甲183人,三甲174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光阴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