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光阴小说网>女生耽美>晚清第一枭雄> 第428章 引渡何桂清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28章 引渡何桂清(1 / 2)

云南位于华夏最西南端,是个十分偏僻的省份。云南举子要参加科考,一般至少要提前半年在昆明集合,然后行程七千余里,赶赴北京。

在交通条件异常落后的清朝,这七千里行程对于普通人来说,绝对是令人绝望的。

也因为这个原因,在清朝历史上,云南进士很少,能够当上大官、名臣的人更是少之又少。这其中,云南昆明人何桂清绝对是个特例。

何桂清出身贫苦,却是个神童,从小名闻乡里。当时,王有龄的父亲在云南做官,帮助何桂清读书。何桂清也不负重望,年仅19岁便高中进士,38岁荣膺浙江巡抚,41岁升任两江总督。

终清一代,历任两江总督多是老成持重之辈,只能三人担任两江总督时年龄小于41岁。他们分别是康熙朝的章佳·尹继善、乾隆朝的西林觉罗·鄂容安、道光朝的博尔济吉特·琦善。

这三人都是满洲亲贵,身份特殊。何桂清则是不折不扣的平民出身,年纪轻轻便能当上两江总督,绝对有过人之处。

若在和平年代,精明干练的何桂清很可能将在两江总督任上励精图治,成为一代名臣。但太平军兴起后,不谙军事的何桂清举措失当。

何桂清揣摩咸丰心思,认为朝廷看重江南、江北两大营,自己也把赌注压在了两大营身上。作为两江总督,何桂清的一大任务是为清军筹集军饷。

原文来自于塔读app,更多免费好书请下载塔读app。

他截留本该供应湘军的协饷,把军饷全都留给江南、江北两大营,得罪了湘军系统。接着,复兴军打垮清军江南大营,何桂清不敢死守常州,急于逃跑。

常州士绅向他请愿,请求何桂清留在常州。他的卫队狗急跳墙,当场枪杀了十九名常州士绅。而后,何桂清便遁入了上海租界,暂时得到洋人的庇护。

历史上,何桂清最终得到了清算,被清廷斩首。终清一代,只有两个一品大员被清廷公开斩杀。一个是何桂清,另一个便是柏葰,死于科场舞弊案。巧合的是,这两人都是咸丰朝的重臣。

不过,何桂清躲在租界,要斩杀他,就得要求租界工部局引渡何桂清。

历史上,何桂清躲入上海租界不久,英法联军攻入燕京。咸丰帝逃往热河,清廷也顾不上惩治何桂清。直至咸丰死后,恭亲王奕担任摄政王,着江苏巡抚李鸿章向租界交涉,引渡何桂清。

奕有心诛杀何桂清,刚刚垂帘听政的慈禧太后则想保全何桂清。朝内百官也分为两派,争执不下。

最后,曾国藩一句“疆吏以城守为大节,不宜以僚属之一言为进止;大臣以心迹定罪状,不必以公禀之有无为权衡”,要了何桂清的老命。

曾国藩与何桂清都是穆璋阿的门生,算是同门师兄弟。但何桂清以才干敏捷闻名,能言会道,一表人才,八面玲珑,是各方公认的办事之才。曾国藩其貌不扬,不善言辞,做事拙笨,循规蹈矩。

两人最终反目成仇,而曾国藩也除掉了何桂清,继何桂清之后担任两江总督,最终笑到了最后。

何桂清是满清两江总督、太子太保,属于一品大员。清廷要杀他,毕竟还得顾忌官场影响,免得落下轻戮大臣的名声。

本书首发:塔读app——免费无广告,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但对于复兴会来说,何桂清并无太多的价值,不过是个善于钻营的旧式官僚,顶多算是个优秀的旧官僚。

康可铨担任江苏军政委员会主任,选中常州作为江苏省新省会。有一次,康可铨列席咨议局的会议,几个常州士绅向他控告了何桂清的暴行。

堂堂两江总督,为了自己逃跑,竟然枪杀了十九名前来请愿的士绅。是可忍孰不可忍?

康可铨敏锐地意识到,惩处何桂清有助于树立复兴会的威望,赢得士绅的拥护。他立即向吴捷写信,请求吴捷帮忙引渡何桂清。

吴捷对何桂清并无好感,收到康可铨的信后,自然要设法引渡何桂清。进入上海以来,他对洋人咄咄逼人的态度忍耐已久,此时正可在何桂清的问题上做文章,试探洋人态度。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光阴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