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零四章 开荒(1 / 2)

朱瞻壑这话说完,陈瑛一笑,抢先说道“难道世子殿下想说,云南南部,和琼州吗?”

“这两地确实每年能稻谷三熟,不过对大明来说杯水车薪,世子殿下想得简单了”

陈瑛语气淡淡,实则在讥笑他。

“瞻壑,你说的是这两地?”

朱棣自然也知道这两地,每年农税交的不少,但是对整个大明来说就太少了。

然而徐妙云想了想,大致猜测到了,“你呀,这点都没想到吗?”

“什么呀”朱棣不明白。

“瞻壑说得是安南,是吧瞻壑”徐妙云看来他,挑眉问道。

“皇奶奶果然是集美貌和智慧于一体,某些大臣目光短浅啊”

朱瞻壑夸奖时还阴阳陈瑛,让徐妙云都一下子掩口而笑,这个小鬼头太会说话了。

朱瞻壑立马把注意力放来朱棣身上,“皇爷爷,就是安南”

“安南气候适宜,河网密布,降水充足,百分之九十地方都能灌溉,水稻可实现一年三熟,虽然地盘不大,可是能开发的地方却不少啊,上一次伐安南,孙儿就发现,在九龙江那一片有一大片平原,土地肥沃,气候炎热,雨水充足,完全能成为大明的一个新粮仓”

这片地方可能现在有人耕种,但是论真的开发,也是十七世纪,安南人口迁移时,加上当时朝廷颁布决定,才发展大力开荒出来。

所以后世这个地方成了安南的粮仓,每年产粮不计其数。

朱棣听闻后,确实论靠谱还是朱瞻壑这个方法靠谱,陈瑛的方法不是没用,只能说不好罢了。

而陈瑛闻声,宛若吃了死苍蝇一般,整个脸色是极度复杂,但是也没有反驳,因为他看见朱棣好似有些满意。

“你小子应该早点说我提前就安排了,不过现在也不迟,朕立马让人去查探,若情况属实,就让解缙好好带人开发这一带,顺便让沐晟率领一半大军协助开荒,整备安南”

朱棣知道这个宝地,也是当即下了决心,要让安南成为大明粮仓,哪怕短期看不见成果,但是长期来看,这是一件大功。

而朱棣想法确实没错,毕竟后世安南不但能供应自己国内,还是一个粮食出口大国,就是因为有着得天独厚得优势。

“皇爷爷,粮食能一年三熟的地方可不止安南,还有占城国,沧澜,暹罗,真腊,等等地方”

朱瞻壑他可说,整个东南亚地区,粮食基本都能一年三熟,若能拿下来,完全可让其成为大明粮仓。

朱棣闻声开口了。“沧澜这些地方,可不是一下拿得下来的,况且我们也不能平白无故开战”

朱棣摇摇头虽然他是马上皇帝,但是更知道要开战得有名正言顺得理由,同时他还得收拾蒙元,其他地方暂且先不忙。

“你这么一说,朕也想起来了,也知道,这些地方产粮不错,但是难啊,一要论威胁,还是蒙元这边大,同时在就是运输问题,安南还好说,勉勉强强能运来,而你说其余那些地方难,估计运到大明得还没有路上损耗得多,有些地方连路都没,就更加难了”

朱棣一说,自然是考虑得很全面,而朱瞻壑也是发现自己想简单了。

要不开发大明境内!也还有好地方,就如东北那边得黑土地,是顶级得宝贝,后世华夏重要得粮食生产基地。

可很快被他否定了。

因为这放在后世问题不大,可在现在就有着很大问题,开发困难,这个困难可能比开发安南都困难数倍,数十倍。

首先连大路都没,很多地方还是沼泽不改善水利根本没法耕作。

再加上天寒地冻没有大型机械难以开发,还没有抗寒抗冻得粮食种子,最重要一点就是人烟稀少,若要开发,得从其他地方调人移民,以现在国力难以折腾。

同时这些地方盘踞了不少游牧民族,蒙元随时能闯入劫掠,势力错综复杂,所以这个阶段还是开发安南更加实惠。

当然也不是没地方不能开发,辽东地区就能开发,这里四季分明,土地肥沃,日照丰富,雨量充沛利于农作物生长,同时东湿西干,有利养殖战马。

还有蒙古高原山脉,长白山支脉,一道天然屏障。

而明朝几代人一直在开发,从朱元璋建国后立马拿下辽东,设立定辽都卫,后面朱棣迁都后,辽东更是明朝京城左臂。

不过这些毕竟是在眼面前,可留给后世,还是抢外面得最好,而沧澜,真腊这些地方不是没有办法。

“走水路呢?”朱瞻壑问道。

朱棣摇摇头,“水路消耗也大,路程遥远,来去一趟,可能不划算”

说到这里,朱瞻壑他立马灵光一闪。

“皇爷爷,如果我说,未来能出现一款不需人力畜力就能运行得宝船,或者机械呢?”

蒸汽机怎么不能搞,哪怕再费时费力,也得搞出来。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光阴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