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八十六章 成功了(1 / 2)

“世子殿下”你这是在画什么啊。

商会中,朱瞻壑在自己办公室内,用炭笔写写画画,而圆圆在一旁整理商会的文档,见到朱瞻壑又在作图,于是提问了一声。

“红衣大炮”朱瞻壑随口回答道。

他答应了朱棣,所以要尽快把这图弄出来,到时和炮筒镗床一遍交给兵仗局。

红衣大炮本来叫红夷大炮,因为是明代后期从荷兰传入,红夷者红毛荷兰也,但是这个说法也不完全对。

其实明朝将所有从海外进口得前装滑膛加农炮都称为红夷大炮,后因为明朝官员将红布盖在大炮上面,加上后面大明在仿制改造,所以被改名为了红衣大炮。

而红衣大炮和现在明朝火门炮有着一定区别,虽然都是前装滑膛火门点火式。

但是火门炮多以铜为原料,内堂呈喇叭形,炮管有些单薄,以口径而言炮管就显得太短了,同时也没有固定得炮架,更别说移动得轮子了。

而且装药量不多,火药气密性不好,因此射程也不会太远,还容易过热,射速也慢,不过不容易炸膛,而且还比较轻便,相对这个时间段,整个世界来说已经很先进了。

可和两百年后得红衣大炮比,确实差了很多。

而朱瞻壑所画的红衣大炮,算是前装滑膛炮中好的一款了,也是现在大明最容易打造的一款。

红衣大炮动则千斤,炮管长管壁厚,而且从炮口到炮尾逐渐加粗,符合火药燃烧时得膛压由高到低的原理。

在炮身的重心处两侧有则圆柱形炮耳,火炮可以此为轴来调节射角,配合火药用量改变射程,还有准星和照门,能依照抛物线计算弹道,精度极高。

而红衣大炮最突出的优点是射程,对重型火炮而言,射程是衡量性能的重要环节,即使现今也不例外。

而红衣大炮,可轻松打个三千米,最大射程能达到五千米,这个射程对这个时代来说已经远的不可想象了。

在明后期宁远之战中,红衣大炮几乎可说是起到了力挽狂澜的作用。

努尔哈赤率领后金先后攻陷了大明的辽东重镇辽阳和沈阳这些地方,在因为总总原因,党派之争,守将胆小。

导致努尔哈赤乘虚而入,宁远之战爆发,努尔哈赤倾尽后金所有,带领十三万兵马渡过辽河,浩浩荡荡杀来。

而明朝袁崇焕手下也只有一万兵马,人数悬殊,但是由于有红衣大炮,传闻一炮过去上百人死伤,整个炮弹路线,能杀出一条血路,甚至努尔哈赤也在红衣大炮下受了重伤。

哪怕在清朝时期都被大量仿制,盛极一时,纵横了二百多年,可惜清朝一直没对红衣大炮进行改革,只是一味增加重量,以求射的更远。

以至于后面,鸦片战争期间,虎门要塞的大炮重八千斤,射程却不及英军舰炮。

而朱瞻壑对整个红衣大炮在做了一些改变,加入了膛线,有膛线和没膛线区别可大了去了,以及整个大炮工艺,他试着改变,不再以泥范来铸造,泥范铸造沙眼太多,容易炸膛,内镗也粗糙。

他而是想整体用机床切削,炮筒可用炮筒镗床镗削,本来炮筒镗床就是用来镗削炮筒的,如果水力不行,他就等蒸汽机出来,用蒸汽机来做动力。

对于红衣大炮朱瞻壑画的也就这多,而还有一个重要的,那就是炮弹,实心弹这个他到不需要操心。

但是开花\\弹,他还是的操心一下,开花\\弹也是明后期就研发出来了,用一个空心铁球,里面装入火药,插上一根有炮引线的芦苇,发射时在发射\\药和开花\\弹之间夹一块木头,然后根据距离来设置引线长度。

然后点燃引线,迅速将炮弹塞入大炮内,再迅速点燃大炮引线,将其发射出去,到达距离后炸开,能造成巨大杀伤力。

可是这玩意奇怪的是,在清朝时期不知为何失传了,因此也导致清军在对外作战时,吃了很多亏。

当然他也只是根据后世挖出来的记载复写出来的,究竟开花\\弹要怎样做,还得看看兵仗局了。

剩下就是火药问题,红衣大炮用颗粒火药最好,而最简单的颗粒火药是。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光阴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