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光阴小说网>游戏竞技>娘子,请息怒> 第403章 天伦乐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03章 天伦乐(1 / 2)

第403章 天伦乐

四月十六,晨。

时值春末初夏,朝阳下,平阔大地之上,一川烟草,满眼风絮。

出东京城十里,一支由数千名甲胄鲜明士卒组成的队伍,正蜿蜒向南。

一曲《一条大河波浪宽》唱罢,走在归乡路上的将士,思乡之情更浓郁了些。

此次河北之战,淮北军上下皆有所得,有人得封赏,有人得官爵。

以上层军官为例,和议结束后驻留河北路的彭二、小辛分别被升任河北路正副都统。

彭二封正五品定远将军,授爵开国子;小辛封五品宁远将军,爵开国子。

蒋怀熊任东京留守、领十军京营,封从五品游骑将军,授爵开国男。

刘百顺任禁军都统,领四军禁军,负责拱卫皇城。

第一旅旅帅姚长子封游击将军,授开国男。

以上军官所得勋爵虽都是入门级的男、子爵,但对于七八年前要么还在桐山务农、要么在军中是郁郁不得志的下层军官的他们来说,授爵已是一件足可光耀十八辈祖宗的大事。

族谱单开一页的待遇,对所有华夏有志男儿来说都是一个致命诱惑。

此次大面积封赏爵位,齐国上下都没有反对声音.如今的大齐,朝堂诸位大员要么已登上了楚王大船,要么正在努力向楚王靠拢。

在利益重新获得平衡的当下,若金国再次肆虐中原,对任何人都没好处。

并且,河北路大胜,让他们看到了一抹大齐一统天下的可能若能选择,谁不想做那盛唐凌烟阁中日日受后人香火、敬仰的国之功臣。

若能以正面形象被载入史册,谁管这大齐未来到底姓刘还是姓陈啊。

这便是一战胜之后,百官微妙的心理变化。

辰时末,行出二十里,巍峨东京已变作地平线上的一个小黑点。

走在陈初身畔的白毛鼠最后回头望了一眼,伸手入怀摸出一支作工精巧繁复的竹节纹嵌玛瑙缀东珠金簪,双手奉向陈初。

陈初偏头一看,不由奇道:“怎了?白露没收?”

白毛鼠尴尬一笑,回道:“嗯,白娘子说.说这辈子早已不做嫁人准备,只想帮王妃多做些事。”

白毛鼠追求白露已有三四年光景,可后者每回都是这般说辞,陈初都替老白着急,这段日子驻留东京,为帮老白一把,特意让蔡婳选了件雅致金簪给了白毛鼠,让他赠与白露。

不料,结果依旧。

“三娘送出去的东西岂会再要回来了,你自己留着吧,以后说不得还有机会。”

陈初笑着摇摇头,紧接又道:“白露的过往,你也知晓,当年被人屠张立那帮人脏过身子,彼时你又做过飞贼,她有所介怀,也是能理解。”

白毛鼠闻言,神色不由一黯,内疚道:“早年若不是遇见东家,小的怕是要浑浑噩噩过一辈子了。如今忆及当年做过的混事,恨不得抽自己几个嘴巴子。白娘子心事,我晓得只要她未嫁,我都会等着,期望弥补当年万一”

陈初一叹,苦笑道:“何必呢?老白虽说年纪大了些,可若想成婚,蔡州、东京小娘还不随伱挑?”

这话倒不夸张,老白今年二十有九,上头只有一个前几年从山东路接来蔡州的老娘,再无兄弟亲人。

但他如今身为楚王亲兵营长,不说丰厚饷银,便是这个地位,想在蔡州寻个家世不错的闺中小娘,易如反掌。

若他肯求楚王或王妃出面,便是求娶五朵金花中的徐、西门两家旁支女子,亦不是难事。

不料,油滑惯了的老白却露出一抹羞赧笑容,“东家,不怕您笑话。阜昌九年,咱淮北发大水,我护卫王妃去孤幼局看望老幼那日,一捧日头从房檐漏下,泼洒在白娘子的侧脸上,她正在给孩童分发零嘴,说话声又柔又轻,笑的.”

老白不好意思的揉了揉鼻子,腼腆笑道:“笑的可好看了。那日,我便向宝喜和茅头说了,今生非此女不娶。”

陈初望着犹如初恋男孩一般的老白,不禁哑然,愣了半天才失笑道:“既如此,我安排你去蒋都统手下任职留在东京,你还不肯?”

蒋怀熊统厢军京营,以老白的资历,若同意留下,一个正职团长是没跑的。

白露如今负责岁绵街楚王府日常运转,常驻东京,老白留下,刚好可以创造更多接触机会。

却不想,陈初向他提起此事后,老白没任何犹豫便拒绝了。

只听老白自己解释道:“嘿嘿,东家提拔,俺老白铭记五内。但我有几斤几两,自己心里清楚.我既无彭、周、姚等哥哥的悍勇,也无辛将军那般胆大心细,敢为旁人不敢之事、敢打旁人不敢打之战。我就是仗着些许轻功的小蟊贼,做不了大将军。能一辈子留在东家身边聆听教诲,便心满意足了。”

“少拍马屁。”陈初笑骂一句,随后却严肃起来,“以后,不许再说自己是蟊贼!咱淮北军上下无论将士,都是一诺千金、敢为国赴死的大好男儿!”

“是!”老白眼窝一热,抱拳敛容。

“王爷,唱一曲吧!”

“呵呵,好。”

老白得令,双腿一夹马腹,胯下战马加速向前,追到前方打头的长子跟前,抱拳交代一句。

随后,灵魂歌手姚长子咳咳两声清了清嗓子,大吼道:“全军都有。少年侠气,交结五都雄,预备~起!”

“少年侠气,交结五都雄。肝胆洞,毛发耸。立谈中,死生同”

数千整齐豪迈吼声,如平地起惊雷。

瞬间唤醒沉寂乡野

远处劳作在田间的老农,直起腰身,手摁斗笠,远远看了一眼,见那面队伍正前方的‘楚’字王旗,遍布深刻皱纹的脸上旋即露出朴实笑容,“是楚王,大军河北得胜后,凯旋归乡去哟.”

身旁数名孩童,听说是楚王大军,也不害怕,齐齐欢呼一声便跑向了路边,好近距离为这支队伍喊上一声‘好彩’。

见此,同在田间劳作的农人也不担心,反倒冲孩童奔远背影喊道:“幺儿,若见了楚王,替二伯磕个头”

这老农并不识字,但自打前年开始,楚王大军经常穿梭在淮北至东京的这条路上。

起初,他们见着大军自是习惯性的慌乱躲藏,可日久之下,他们却发现淮北军伍从不扰民,更不会出现去村中搜刮粮食鸡鸭的状况。

久而久之,他们便记住了这面旗帜。

更别提,近年忽然从五成降至两成的粮税了。

其实,细算下来,按绝对数量说,如今的粮税比过去还多了比如,前些年他们这些旱田种麦子能打一百三四十斤,五成税便是六七十斤。

如今,在得了淮北新麦种、疏浚了灌溉网络后,一亩可产吓死人的五百斤两成税便要缴百余斤。

可这粮,他们纳的心甘情愿啊!

再有夏收后可补种一季的土豆、红薯等高产作物,一年下来,一家人不但能糊口,还有余力养些鸡鸭猪羊。

比起一到春荒村村有饿死人的过去,能实现‘吃饱’这个最朴素愿望的当下,已让许多人觉着到了天堂。

陈初自四月十六离开东京,原本只需六七日的路程,竟足足走了十余日。

皆因每到一地,便有各级府县组织犒军,有时行军途中,尚不到当日计划驻扎地,还会有当地官员‘半路劫道’。

一旦陈初以当地并非计划营地的理由想要离去,便会有白首耆老上前团团将人围住,牵马的牵马、磕头的磕头、抹泪的抹泪。

说甚也要让大军在当地驻留一晚,让乡亲们聊表心意。

其中,自然有些是因为田改过上好日子想要真心感谢楚王的百姓,也有因河北之战大胜而感怀楚王重振汉家雄风的士绅。

但绝对少不了各级官府在背后的推波助澜河北一战后,楚王不但得大齐万千军民之望,在朝堂中更是挟大胜之威无比接近‘一言九鼎’。

且楚王年纪轻,以后.他要么是把持朝政数十年的超级权臣,若胆子大些,取仅有一女子撑着的刘齐而代之,也不稀奇。

局势如此明朗的情况下,地方官员自然趁着楚王路过赶紧凑上去混个脸熟。

大伙都是这么想的,以至于到了后来,府县官员北上数十里,跑到隔壁县相迎,以免被临县截胡。

官员因此还闹出些许不愉快。

眼瞧如此闹剧,陈初却也未作阻拦,倒不是想出风头.实则是周齐二百年来对武人打压过甚,陈初想借此多感受一下被拥戴欢迎的荣耀。

一路南来,便是播撒了一路种子,或许未来数年后,此时围观过凯旋大军的孩童,见识了军人被夹道欢迎后,或许会埋下一颗从军梦想。

四月三十日,大军终于抵达蔡州。

休假前,照例是大家喜闻乐见的赏赐,可随后,陈初便不得不投入一项最让人难受的工作.战死将士安葬、军属抚恤、伤残军人安置。

不过,感情更细腻、形象更亲民的猫儿主动担起了前往军属家中慰问的事项。

两人这一忙,直到五月中旬,才稍稍得闲。

五月十六,陈初亲自带回家两名伤残老兵,一人名为王恩,三十一岁,跛了一条腿,原第五团伍长;另一人名为翁丙丁,三十五岁,左臂齐肘而断,原近卫一团连长。

因战地医护所的存在,淮北士卒在受伤后的存活率大幅上涨。

河北一战中,医护所救治的数百伤员,多数康复后已回归建制,但其中伤势较重的致残军人只能退出现役、复员回乡。

他们的去向大致分为两种,想要继续工作的,要么进入各场坊、村镇担任联防队这样的准军事组织教官,要么进入正在筹建的淮北马步军军官学校任职。

若不想工作的,便回归家乡,务农也好、躺平也罢,反正他们按月发放的伤残补助,足够养活一个三口之家。

而王恩和翁丙丁则情况特殊,一来两人都过了三十岁,年纪有些大了;二来,两人都没家人,即便回原籍也是孤零零一人。

他俩都是最早加入淮北军的那批,过惯了军营中兄弟们朝夕相处的日子,一听说要复员回家,不由对未来感到茫然,情绪极度低落。

陈初听说后,今日专门将两人带了回来。

入府后,陈初转去前院马厩,对王恩笑道:“老王,你本就是马军,虽腿脚不便利了,但养马赶车的活计应该难不住你”

王恩忙不迭点头,道:“王爷放心,我伺候人不在行,但伺候牲口可在行的很。”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光阴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