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对荣安公主的作为恼怒非常,将人召进宫训斥了一顿,又命她回府好好反省,最近不许出门。
最重要的,还是抓紧为其另选一个驸马,好平息外界的议论。
不过为了等守孝的孟谦,荣安公主错过了适嫁的年龄,如今已经十八岁。
这个年龄的男子基本已经娶妻,不少都有了孩子。就算是因为种种原因还没有成婚的,都早已定下了亲事。这就是个问题。
而且当朝的驸马可不是什么好差事。当了驸马后不能科举也不能参政,甚至不能插手原本家中的产业。
就是说,只要成为驸马,就两边都不靠,只能无所事事的等待公主召见,随传随到,伺候好公主。并且还不能住到公主府里面,只有在被公主召见的时候才能前去,平时要住在自己的宅邸。
这样的情况下,很多官家子弟,甚至普通百姓里面有抱负的男子,都不愿意尚公主。
这也是为何理国公府当初没有选择长房嫡子尚主的原因。
皇帝也不好强硬的要求臣子家中的孩子与公主结亲,于是让身边的刘公公放出消息,看看哪家有适龄的男儿,不论嫡庶,甚至年龄小一些也可以,只要愿意与皇家结亲,都可以私下让女眷进宫禀明皇后。
别说大部分朝臣都希望自家的子弟进入朝堂,毕竟家族有势力可以庇佑。就算是想舍弃一个儿子换前程,在公主被爆出这等丑事的情况下,也不愿意在此时表示愿意结亲。
因为在这个世界,对女子的贞洁看的特别重。若是若是外力不能抵抗,也还算是情有可原。但自甘下贱,哪怕是公主,也让人不齿,无法接受。
毕竟大家同朝为官,都要脸。被人议论起来不好听
这个时候,周卿想起了被赶到庄子上的大儿子。
之前荣安公主很早就和理国公府定下亲事,他完全没有让儿子尚主的想法。
可现在情况不一样,如果这个时候帮皇帝解决了公主的亲事,皇帝一定会更信任自己,没准还会优待自己,让自己更进一步。
而且周子安至今没有相看过,年龄也适合。
当年在将妻子和儿子送走的时候,他瞒的很好,除了府里的人,谁也不知道。事后他敲打了所有下人,不许他们往外透露风声。
不过没有当家主母和其他府邸交往,时间长了总不是个事。
于是在一年之后,他才对外宣称,林氏为家人祈福的时候,遭到匪徒劫掠,在外一晚才逃脱回府。
回来后深感无颜面对夫君,也是想继续为故去的父母和兄长祈福,主动要求前去庄子上吃斋念佛。
而大儿子周子安孝心甚重,也请求和母亲一同前去。
自己感念儿子的心意,便同意了他们的请求。
但林氏住在庄子上,不能主持后宅事务,自己又不愿意停妻另娶,便让家中的一个学过管家理事的姨娘掌管后宅。
为了不怠慢与自家交往的其他夫人,便将这位姨娘抬为平夫人。毕竟不能让一个妾室和其他正头娘子相交。
这平夫人官府是不承认的,只是私下的称呼,其他官员也不想在这种小事上计较。
而周卿又没有休妻,给出的理由也充分,御史也并没有对其弹劾。
所以外人根本不知道这两母子的遭遇,也不知道周卿怀疑大儿子的身世,更不知道林氏还生下了一个女儿。
五块五毛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