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五块五毛小说网>武侠修真>我是学生,皇位给我> 第49章 崔覃两家大婚,四个夺嫡选手齐聚一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9章 崔覃两家大婚,四个夺嫡选手齐聚一堂(1 / 2)

第49章崔覃两家大婚,四个夺嫡选手齐聚一堂

“不是说, 姜家人至少还得再等七日才能到长宁吗?”

颜士玉难掩惊讶之色,姜家十分重要, 颜家也不想错过见到姜老将军的机会,因此一直很关注姜家的行踪。

按照推测,姜家的部队再怎么赶时间,也得七日才能到长宁,姜老将军带着一堆人呢,走不快。

“可能是有人提前到长宁了,小辈们想要尽早到长宁城看看, 顺便参加一下长宁城的中元节, 很正常。”

李暮歌想起了那个不小心落水的“小妹”, “你在车里问到落水的那个女郎, 姓甚名谁了吗?”

颜士玉摇摇头,“她被吓得不轻, 而且说话带着很重的西南口音,后来更是直接吓晕过去了, 什么都没问出来。”

颜士玉能明白那小姑娘为什么会反应激烈。

她本来在河里生死一线就已经很害怕了, 结果被救上来之后, 周围一个熟悉的人都没有, 说什么别人也听不懂,就越想越害怕,最后硬是把自己给吓晕过去了。

“如果那位姜芝林女郎是姜家人, 估计就是姜家的二娘子, 她的小妹, 就是那位姜家小小姐了。”

李暮歌说着, 记起了一段小说剧情,小说里姜家小小姐嫁入东宫为良娣, 看那位小小姐的样子,今年估计才及笄没多久。

李暮歌心道一声造孽,太子都当爹的人了,今年二十有四,娶个比自己小九岁,才刚及笄的小姐当妾室。

“那位小小姐胆子不是很大,真没想到,竟然是个从小在边境军营里长大的孩子,她应该是小姜将军最小的妹妹吧?小姜将军孔武有力,在战场上拼杀三年,斩敌数百,与姜老将军如出一辙,没想到他小妹一点儿手脚功夫都没有,也不会洑水。”

颜士玉说这话时,语气古怪,大概是没有想过,一个武将之家,全员虎将,竟然会养出一个胆子像是小白兔的纯善孩子来。

李暮歌没说什么,只是叮嘱颜士玉将玉牌收好,别弄丢了,然后两人就各回各家了,天快黑了,中元节的晚上可不好在街上乱逛。

与此同时,另一条街的医馆之中,姜芝林看着哭得一抽一抽的妹妹,伸手摸了摸她脑后的头发。

“不害怕啊,是大姐不好,让你受难了。”

“姐,我想回家……”

姜家小妹带着哭腔说着,姜芝林看得心里难受极了,眼眶一热,差点儿跟着掉下泪来。

她张了张嘴,特别想告诉妹妹,她们马上就回家。

身后的仆妇看出了姜芝林的心软,凑到她耳边小声道:“二娘子,再等七日,老将军便到长宁了。”

姜芝林心猛然一落,一种沉重的压力压在她身上,让她几乎喘不过气。

她狠狠深呼吸了两下,最后才恢复情绪,继续温和地劝说妹妹。

“芝芙,祖父他马上就到了,我们马上就能一家团聚了,等在长宁过了年,大姐保证,一定带你回家,好不好?”

姜家小妹名姜芝芙,姜芝芙从小胆子就很小,她害怕黑。害怕长得凶的人,害怕巨大的声响,害怕虫子,害怕凶猛的野兽。

她不光胆子小,还很爱哭,忍不了疼。

关键是姜芝芙运气从小就有些差,她没事儿就会遇到一些意外,像是落水这件事,已经不止一次了。

按理说应该让姜芝芙学会洑水,增加她的自救能力,无奈姜芝芙自小就控制不好手脚,别说学洑水,有时候姜芝芙路上走得好好的,都能平地摔一跤。

姜芝林还记得,小时候的姜芝芙特别瘦弱,她是个早产儿,身体一直不是很好,祖父想要让芝芙习武,芝芙只蹲了两天马步,便一病不起。

一点儿风都吹不了,一点儿苦也吃不得,祖父总是说芝芙是个世家小姐的命,应该投生到长宁的大世家之中,做钟鸣鼎食之家的大家贵女。

姜芝林又揉了揉妹妹细软的头发,心道,姜家也是世家,姜家人世代戍守西南,向来对陛下忠心耿耿,姜家的军功那么多,难道还没法养好妹妹吗?

明明小妹在西南的时候什么事都没有,到了长宁,逛逛街都能掉水里,简直跟长宁相冲!

姜芝林想到这儿,神情更加坚定了,她郑重地又说了一遍:“芝芙放心,姐姐一定让你回西南,回家去。”

她不懂祖父的谋划,她只想护好自己的妹妹。

姜芝芙重重点头,往前一靠,头搭在了姐姐的肩膀上,因为落水害怕到不住微微颤抖的身体,终于感受到了安全感,渐渐平静下来。

“姐,之前落水,我特别乖,没有乱挣扎,也没有妨碍别人救我,救我的那位女郎好厉害,她在水里,像是大鱼一样。”

姜芝芙平静下来后,便有心情跟姐姐说一说她在水里的见闻了。

“好,芝芙真厉害,以后一定要记住,落水后千万别乱动,放松四肢,尽量仰着头,知道吗?”姜芝林又叮嘱了一番妹妹,随后才说:“救你的那位女郎确实不是寻常人,不仅是她,还有一位与她同行的女郎,观她二人举止,出身肯定不低。”

“姐姐有问她们是谁家女郎吗?”姜芝芙有些好奇,她问完后,有些羞恼地低下头,“我、我一直说不好官话,没问到恩人的名字,我真的太笨了,又笨又蠢,还那么倒霉……”

姜芝林先是摇头,想要回复姜芝芙的问题,她没有问到那位恩人的姓名,当时着急,只留下了自己的玉牌。

听到姜芝芙丧气的话,她完全被转移了注意力,姜芝林张嘴就是一连串的安慰。

“芝芙,你不要这么说,才半个月你就能说成这样,已经很好了,还有,你一点儿都不笨,也不蠢,你就是个普通人啊,咱们普通人没有那么聪明,不可能过目不忘。至于运气,你想想,寻常人溺水,很难全须全尾被救上来,你却每次都能逃出生天,这哪里是运气不好呀?这运气已经很好了。”

在姜芝林的安慰里,姜芝芙慢慢活泼起来,恢复了往日的精神,看得周遭的奴仆瞠目结舌。

还是大小姐有办法啊,小小姐在大小姐面前真的很灵动,比其他时候都更灵动,像个没有任何问题的正常人。

姜芝林觉得,她妹妹就是个普通人,但所有人都将她妹妹看做傻子。

聪明人天天被人说傻,天长日久便真傻了,何况她妹妹不是那么聪明。

祖父想让芝芙留在长宁,他认为芝芙的身体状况并不适合留在西南那个不稳定的边境,但姜芝林觉得,这个抉择是错误的。

若是连家人都靠不住,芝芙孤身一人留在长宁,又能靠谁呢?

时间一晃,中元节过去,最热的天气也离开了。

天气逐渐转凉,这一段时间温度是最适宜的,不少人外出游玩,长宁附近的各处景点的游客络绎不绝。

连宁泽世和宁疏白都出去玩了一天。

只有李暮歌,白天忙晚上也忙,科举改制的事情彻底定下来了,目前几乎全部由她外祖和舅父管,她应该不用这么忙了才对。

可是庄子上的庄稼都成熟了,全都能收了。

春种秋收,这一轮庄稼全都是李暮歌的心血,别人出城是游玩,她出城是去庄子收庄稼,哪怕自己不下地,也会盯着别人收,自己手上捧着装订的小本子记录。

毛笔记录实在是不习惯,李暮歌烧了不少木炭做炭笔,裹着一层布就开始写。

白天写完,晚上回去誊抄整理,就这么忙活了半个月,才将她试验田的数据全都整理好,分门别类,从中寻到了在长宁城附近种地,目前最科学有效,人人能用的法子。

只是这法子到底有没有用,得等明年秋天才能确定。

不过她这个试验田的实验方法是非常奏效的,而且对当地能形成特别有效的推广,亲眼看见试验田里庄稼长势的佃户们纷纷表示,明年他们一定使用李暮歌的种植方法种地。

和以往朝廷推广一些新的粮种和种地方法,农人强烈的反对情绪完全不一样。

李暮歌好不容易整理好了种地的事情,又开始思考佃户们这种有违大庄官员常理的行为。

不过这次她不打算自己写总结了,这个问题,她丢给了最近跟着她跑了好几趟农庄的穆盈栀和颜士玉。

穆盈栀倒是很快就送上来了一份策论,颜士玉则慢了两天,主要是颜士玉对情况不是很了解,调查情况都调查了两天。

两人送上来的策论,核心大同小异。

都是认为,佃户们看到了李暮歌的诚意,被她感化,用比较文绉绉的方式说,就是君主仁慈,庶民自然顺从。

又是顺民思想那一套,李暮歌看完后表示很有参考价值,但绝对不是答案。

李暮歌上大学只到大二,而且大二才开学没多长时间,她高中上学的时候还比较认真,到了大学,就没那么拼命了。

现在就是后悔,非常后悔,早知道她要穿越,她每天头悬梁锥刺股的读书!

要是她能再有点儿文化,哪儿至于现在迷茫得像个不谙世事的孩子!

在李暮歌的抓狂情绪里,覃家大喜的日子到了。

覃韵诗与崔家的三郎君成亲,李暮歌拿着覃韵诗给的请帖,到了崔家。

因为是覃家嫁女,所以她得到崔家来。

崔家在京城的宅邸很大,因为崔家有一位开国国公,封号为“成”,成国公本人已经七十多了,年轻时在朝中做事,现在早已告老还乡。

崔家的三郎崔珏是成国公的孙儿,成国公有三个儿子,崔珏的父亲是成国公的小儿子。

成国公那两位儿子运气不太好,早年因各种原因,都没能活过他们的父亲。

所以成国公的小儿子成了世子,据说这位世子最喜欢的儿子就是崔珏,覃韵诗与崔珏联姻,是覃家和崔家强强联手,日后覃韵诗很可能会成为成国公夫人。

李暮歌光是理清崔家那乱七八糟的亲戚关系,就废了一晚上的时间。

她真的很讨厌这些贵族,为什么那么能生,为什么那么能活!

有时候真的很想让常怀忠复活,然后再砍几个世家贵族的人,减轻一下她的负担。

当李暮歌产生这个念头的时候,李暮歌就知道,自己已经背家谱背疯了。

这还是只看了崔家的,没看覃家的,不然她能更疯。

世家大族确实能生,导致存在时间长的世家大族,主支旁支的人加起来能有几百上千人。

好在,真正优秀的人到哪儿都是少数,包括这种大家族,真正能混到长宁,并且重要到需要李暮歌记住名字的人,更是只有千中之一二罢了。

因为世家关系的错综复杂,所以李暮歌在崔家看见工部侍郎崔明璋这个老熟人的时候,一点儿都不惊讶。

崔明璋是崔家人,虽然是旁支里的旁支,但他还是工部侍郎,别的崔家旁支不必邀请,崔明璋则不能缺席。

“没想到会在今日见到长安殿下,臣请殿下安,殿下可是三叔父亲自请来参加婚宴的?”

“三叔父?”

李暮歌刚想擡手说免礼,就被崔明璋一句三叔父给惊住了。

崔明璋顺着李暮歌擡手的动作直起腰,收了礼,对李暮歌的惊讶毫不意外,他只是带着公式化的笑容解释了一句。

“今日成亲的崔珏崔子铭,便是臣的三堂叔父。”

崔珏有字,这很符合崔家老牌世家的习惯。

一般来说,世家贵族的人都有名有字,但是因为大庄太|祖本人有一些外族血统,外族没那么多规矩,所以太|祖就没有字。

太|祖影响之下,大庄皇室的皇嗣都没字,有一部分世家追随皇室的习惯,也放弃了取字,转而取居士、散人一类的名号。

崔氏很古老,两百年还不能改变他们的习惯。

别看崔明璋叫得亲热,实际上他和崔珏关系可远了,不过现在为了拉近关系,他连“堂”字都省去不叫,那些远的不能再远的关系,更没什么大不了的。

只要利益一致,不是同一个姓也能沾亲带故,何况真的同属一族。

李暮歌想到一件事,“那你岂不是……”要喊覃大娘子婶母?

她没说后半句。

李暮歌擡头看看崔侍郎那张还算俊美,但难掩岁月痕迹,眼角鬓角都有些许皱纹的大叔脸,再想想覃韵诗今年不过二十,正是风华正茂的年轻面孔,有点儿想笑。

其实辈分大是很正常的事情,可放在崔明璋身上,李暮歌就是想笑。

大概是因为崔明璋一出场,就给李暮歌一个老狐貍的形象,所以她没法直视老狐貍叫年轻女子婶母,还得行晚辈礼的场面。

“殿下,今日荣阳殿下也会来。”

李暮歌没有将话说完,可她的表情已经显示出她的内心,崔明璋虽然被人拿辈分小的事情取笑已经取笑惯了,但此刻还是有些恼怒。

于是他果断说了一句李暮歌不爱听的话。

荣阳也来?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五块五毛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