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长寿低头,一副拒不配合的模样,气得老将军又是一阵大喘气。
天要亡我凌家啊!
“父亲,事已至此,不如一不做二不休,除了太子外,陛下还有十几个皇嗣,宫中贵妃传来消息,说德妃很愿意帮忙,只要事后让十二皇子上位……”
凌老将军嗤笑一声:“人家有亲娘,贵妃算什么?凌家忙活半天,别是为旁人做了嫁衣裳!”
“那如果是九皇子呢?九皇子并无母妃,可以将他记在贵妃名下。”
凌长寿听话口,便知父亲心动了。
凌家没了两位皇嗣,确实前途堪忧,他们急需一个可以扶持的人。
可是对象是九皇子,凌老将军实在是看不上。
“一个愚钝又不得喜爱的皇子,凭他也配登上皇位?换个人选,陛下还有那么多个孩子,选不出来一个吗?”
凌长寿面露难色,皇帝的孩子是多,可有能力此刻夺位的孩子并不多。
李暮歌是宫中最小的及笄了的皇嗣,自她之下,最大的十五皇子只有十二岁。
十二岁能干什么?如此年幼的皇嗣,怕是一冒头就会被李暮歌给弄死。
“容嫔身体一向不好,或许,四公主是个不错的人选。”凌长寿想了下,锁定了一个合适的人。“去母留女,四公主身体也不好,她的孩子与她一样身体羸弱,或许还可以给小世子创造机会。”
魏王还留下一个小世子,被贵妃仔细养着。
凌老将军面对眼下的困局,也想不出其他破局之法,他只觉得身在迷雾之中,身边的一切都在推着他往乱臣贼子的方向而去。
除非他放弃凌家大部分人,不然他只能被裹挟着向前。
……
李暮歌特意让前去西北的人带了兵马,就是担心他们半路被拦截,谁知道带了兵马也没用,还是被“山匪”给打得七零八碎,死了两个大臣,重伤一个,剩下三个带着一身轻伤以及残余的百余兵马,跑回长宁求救。
“你是想跟我说,区区山匪,就能将朝廷五百府兵打得屁滚尿流。”李暮歌摊开奏折,只看了一眼,就扔到一旁,她看着站在屋中,大汗淋漓的兵部尚书,声音冷硬至极,“曹尚书是觉得,孤是个如废太子一般的傻子吗?”
“臣不敢!请殿下恕罪!”
邓滨满头大汗,又不敢擦,他是今年新上任的兵部尚书,原本他是兵部侍郎,原本那位尚书死在除夕宴上了。
上位之后,邓滨兢兢业业,做事不敢懈怠半分,他那天也在宫中,亲眼看见了十四公主如何领兵破入,势如破竹般镇压叛乱,稳定全局。
自那以后,他半点儿不敢小瞧李暮歌。
西北军的事情,他曾为兵部侍郎,自然是知晓内情的,因此他特意派了两个身手不凡的兵部官员前去。
谁知即便如此,也没能安全到达,好在那两个兵部的人并未出事。
“户部的两个大臣都死了,这山匪可真够恨户部官员的,邓尚书,你说呢?”
“殿下息怒,殿下息怒。”
“你要是只会说这一句息怒的话,以后你进鸟笼子当鹦鹉,让鹦鹉去当兵部尚书。”
邓滨这下冷汗流的更多了,他能感觉到,李暮歌并不是在跟他说笑。
他立马挤出一个讨好的笑来,鼓足勇气擡头说道:“殿下可真是会开玩笑,一朝尚书怎能由一只鸟来当,定会叫天下人耻笑。”
“孤派了六个大臣,五百府兵去查账,人刚出中州,连西北的影子都没瞧见,被一伙山匪打回来了,还折了三位大臣进去。”李暮歌说着都给自己气笑了,“哈!既然已经丢脸了,孤不怕再丢脸些。”
“殿下请听臣一言,那山匪定有蹊跷,恐是西北军假扮设伏,西北军此举是为阻拦朝廷查账,可见西北军的账肯定很有问题,此番西北军不打自招,殿下大可直接下旨,让凌家人入长宁来述职,趁机夺了凌家兵权,若凌家违抗旨意,便是有自立谋反之心,是为反贼,当诛杀!”
邓滨当了那么多年官,脑子并不蠢笨,他只是不太敢说。
当侍郎时间久了,习惯了以稳妥为先,听从上峰的命令。
现在他是尚书了,以前的毛病就得改一改了。
李暮歌要听的就是这个,其实她早猜到西北军会反抗,她只是没想到,凌长寿下手会这么狠。
带了五百兵马也没能拦住凌长寿杀人,可见西北军和户部之间产生的龃龉,让凌长寿满怀恨意。
“你这法子听起来不错,接下来,就由你领人前去下旨吧。”
邓滨听到前半段扬起的笑容,僵在了后半句上。
“殿下,臣、臣已老迈,恐无力为殿下驱使,此去西北山高路远,还请殿下选一年轻力壮之人吧。”
邓滨今年五十多,放在当下确实能够称作老迈,但在朝廷之中,算不上年纪特别大。
“老迈就辞官给别人腾地方,送旨这点儿小事都做不了,邓尚书,朝廷养你吃干饭的?”
李暮歌说话简直就是在喷射毒液,邓滨被说得一脸苍白,想要反驳又不知道该怎么说,最后出宫的时候,步履蹒跚,神情恍惚。
“哼,偷奸耍滑。”
李暮歌看着邓滨离开,暗道这些老狐貍真会给她找事儿。
各方都知道西北军不是好相与的地方,如邓滨一般,知晓此行危险,特意挑选手上有功夫的臣子前去,就能安安稳稳回来。
御史台挑选的大臣,也不算手无缚鸡之力。
偏偏户部,送过去的两个大臣废得很,听说逃命的时候跑出去不足一里地,就腿软的像面条了。
户部原本的尚书姓陈,是大公主的舅舅,后来大公主党落败,这尚书之位自然空了出来,不仅是尚书,侍郎也没了一个,底下的主事更是换掉大半。
所以户部很可能完全不了解西北军那边的情况,或者是一知半解。
户部很可能被兵部坑了。
“殿下,奴看邓尚书出去后,面如金纸,吓得不轻啊。”
翠玉从屋外端着茶水送进来,为李暮歌倒一杯茶,轻声说道。
“谁知道是真害怕,还是装出来的,一个个演技高超,一人能顶一个戏班子。”李暮歌完全不为所动,以前她上朝的时候,天天看这些大臣冲着李麒演戏哭穷,私底下究竟如何,大家心知肚明。
翠玉听了这话,想起李暮歌刚刚说让鹦鹉当尚书,有点儿想笑。
“最近后宫有什么动静吗?”
李暮歌心想,凌长寿突然胆子这么大,要不是有了依仗,要不就是破罐子破摔。
或许两者皆有,不管是哪个原因,后宫应该都不会太平。
“有,这段时间贵妃娘娘频频向外送信,还有四公主,不时就会与容嫔娘娘一起,到德妃娘娘处坐一会儿。”
后宫是一点儿都不安宁,热闹得很。
贵妃往外送信,应该是和凌长寿商议什么事,四公主看样子是不打算自己出面,想拿德妃和十二皇子做刀。
李暮歌想了一下,就大概清楚了这些人的动静是怎么回事。
想明白后,她倍觉无聊。
她真想把四公主抓出来晃一晃,你光在后宫用力有什么用?让十二皇子上朝,为他招揽一批朝臣,这样才能跟我打擂台啊。
天天围着后宫转,皇帝瘫痪后,后宫其实废了大半,就算德妃愿意与四公主合作,凭借她们手中的力量,想要动摇李暮歌的统治,简直痴人说梦。
要是她们折腾出来的动静太小,李暮歌就没法名正言顺送她们上西天了,毕竟就算古代不讲基本法,也不能因为别人放个摔炮,就以对方开炮为名义抓起来砍了。
她已经大权在握,跟弱小的宗室较真,会叫世人觉得她睚眦必报。
虽然她确实是个睚眦必报的人,但李暮歌想要个好名声。
“四公主没有去联络过贵妃吗?”
弱小者抱团,力量会更大,闹出来的动静也更大,李暮歌打算助四公主一臂之力,让她作个大死。
“之前曾联络过,但贵妃娘娘态度模棱两可,似乎是因为魏王世子,两边没有谈拢。”
翠玉对后宫的掌控超乎想象,四公主以为的秘密谈话,被翠玉知道的一清二楚。
“贵妃肯定是想让皇位到魏王世子手里,她不会同意扶持十二皇兄,那她可曾看过九皇兄或十三皇姐?”
“殿下英明,前段时日,贵妃娘娘曾与九皇子接触,只是九皇子性情憨直,并不得贵妃娘娘喜爱。”
性情憨直是好听的说法,难听一些,就是有些傻愣傻愣的,脑子不聪明还倔强,书读不好,也不太会说话,但很好利用。
李暮歌想,四、九和十二,干脆一口气送三人一起上路算了。
于是她让翠玉附耳过来,小声吩咐她接下来要做的事情。
很快,九皇子身边多了两个机灵的小太监,没几天功夫,小太监们就得到了九皇子的信任。
两人带着九皇子在宫里玩,还引导他说话办事,乍一看与以往截然不同,似乎上台面许多。
贵妃接到凌家送来的信,对凌家提议杀容嫔扶持四公主的话嗤之以鼻。
“四公主都多大了,她能和凌家亲?况且一个病秧子,哪个大臣敢扶持她,也不怕她还没夺得皇位就死了。本宫看,九皇子最近就不错,还知道给本宫送东西,兰芝,你看,他今日送来的花,是荣阳最喜欢的牡丹。”
五块五毛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