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暮歌:一觉醒来,浑身轻松,干饭干饭
吃完饭, 李暮歌便召见了红棠。
说来也巧,红棠外出发展人手, 是李暮歌之前就定下的事情,那个时候,西北还没有捷报,开纺织厂,单纯是红棠想要的人手,最好全是女子。
红棠不喜男子近身,觉得外头的男子还没宫里的太监干净, 纺织厂是最好聚集女子的借口。
谁知现在西北大捷了, 然后纺织厂直接充公了。
“陛下, 纺织厂又招了三十名织女, 十名绣娘,提拔了五位管事, 其中一个叫赵雪娘的管事,年纪虽小但为人颇有才能, 等奴离开后, 可将纺织厂交由赵雪娘副管。”
总管肯定是再派女官前去, 总管是负责和上头接触的, 副管才是真正管事儿的那个人。
“嗯,动作还挺快的嘛,科研司那边的纺织机还没造出来, 估计要再等一个月, 你们先熟悉一下羊毛线。”
李暮歌对红棠做事的速度很是满意, 她身边的人做事都挺麻利的, 就跟她一样。
说白了就是卷,李暮歌是个工作狂, 她身边的人有样学样了,一个比一个卷。
“是。”红棠应了一声,对那羊毛线很是惊叹,“真不知是何人想出拿羊毛做线,织成里衣穿得好主意,那羊毛衣穿在身上,比穿一层羊皮也不差多少,虽不是很挡风,但极为暖和,而且较之棉衣轻薄些许,还比棉花便宜,实在是神奇。”
大庄有棉,主要是木棉,木棉出棉量很低,远不如现代大众认知里的棉花。
棉花现在倒是也已经出现了,但还只在小范围内流通,因为棉花是外来物种,大庄中原地区并不是很符合棉花的种植条件。
现在的棉花种子和现代的可不一样,如今的棉花种子还需要人工栽培一段时间,才能培育出适应能力更强的品种。
所以大庄百姓在看见棉花时,想法非常简单,都认为土地种植粮食还不够用,哪儿能分出好地去种不能吃只能看的棉花?
因此比起羊毛,如今的棉衣还真是贵得很,除了富裕一些的人家外,也就只有朝廷会购买一些,让在寒冷地区戍边的兵能穿上一身。
“羊在西北的草原上,遍地都是,羊毛衣若是能推广开来,西北的牧民也能多一份收入。”
西北的羊主要是吃肉,并不是出毛的品种,李暮歌想,她还得让人去当地看看,有没有法子提升羊毛的产量。
初期羊毛衣没有在大庄铺开时,羊毛产量要求不高,还能顶得上,等后期羊毛的需求量变大,西北那点儿羊毛就不行了。
“陛下心中念着胡地人,那些胡地人定会感念陛下恩德,尽心养羊。”
红棠语气有一点儿酸,更多是赞叹,她之前也在宫中伺候,说实话,宫里那么多天潢贵胄,就没有一个如现在的陛下一般。
一心一意为国为民,将庶民的吃穿全都放在了心上,不光要让大庄的百姓吃好喝好,还想着那些刚刚归化的胡地人。
胡地人若是不老实,如何能对得起陛下这份心啊!
“听起来好像有点儿酸啊,红棠,你是在哪儿出生的?”
红棠脸上微红,有些羞涩地低了低头,没想到那点儿小心思一下子就被听出来了。
她也一把年纪了,还吃不知道哪门子醋,确实是有些说不过去。
“回陛下,奴出身北地,北州。”
北地有北州与胡州,其中胡州与原本的胡国接壤,而且还接了一大片。
胡国领土很大,只不过胡州那边气候条件更加恶劣,一年四季没个好天气,不是刮风扬沙,就是下雪下冰雹,胡国的骑兵都不想从那边打大庄。
人还没跑到大庄,可能脑袋已经被冰雹开了瓢。
北州可以说是天下最为苦寒之地,那边基本上全都是被流放过去的罪官,连本土的土著都少。
红棠从北地而来,可能往上数几代,同样是达官显贵之后。
“北州啊,北州地方大,多沙漠戈壁,其实也是个好地方,端看怎么用了,放心,朝廷不会忘了你的家乡。”
李暮歌觉得那地方是做实验的好地方。
地方大,万里无人烟,放个绝密实验室,不管出现什么动静,都不可能被人注意到。
不过碍于地理条件,想要有特别大的发展,是不太可能了。
红棠心知北州的缺点,她笑道:“多谢陛下想着北州,不过奴很小的时候就从北州离开了,一生大半时间都在长宁城,故乡是什么模样,奴都不记得了。”
“有机会可以去看看,长宁城很大,很繁荣,可看了二十多年,恐怕你也看腻了,趁着还能出去,到处走一走,增长见识,也能放松心情。”
李暮歌起身,走到窗边向外看。
外头是一如既往的宫中景色,朱红的木柱撑起巨大的宫殿,平整光滑的青石整齐铺设着,身着甲胄巡逻的侍卫,站在檐下当值的宫人,月华如水,洒在皇宫的每一处,平白让人觉得寒凉。
皇宫美则美矣,无奈过于端庄严肃,没有一丝人气。
李暮歌起初看着还算新奇,时日久了,便也厌了。
她有些明白,为什么一些活得久的皇帝,特别喜欢到处巡游了。
天下都是她的,可她却不曾用眼睛,亲眼看看自己手下的山河。
此刻想出去玩的心到达了巅峰。
五块五毛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