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道长林永善在几年前中风,之后生活都一直无法自理。
“托各位的福,最近可算是好些了,已经能开口聊天了。”
“那可真是个大喜事。”她用脖子上的毛巾擦了擦汗。“对了,最近我在卫生院书架的杂志上看到了林道长你写的小说呢。”
林致远听后不由得苦笑,他知道肯定是李少荃那家伙整的事,那家伙知道林致远不喜欢打出向人炫耀,所以专门把那本杂志摆在卫生院最显眼的地方。林致远不想听别人对他小说的评价,于是便随口几句敷衍了过去。
“林道长你快些去吧,占用了你的时间真是不好意思,还请一路慢走。”
中年妇女说完后,对着林致远深深的鞠了一躬。点头回礼后,林致远便快步朝车库方向走去,一头扎进车子里。从兰若观到村图书馆路途并不遥远,如果不是外头的太阳过于毒辣,漫步而行倒也是不错的选择。当然,林致远也担心会在路上遇到热情的信众,万一碰上了,以他们热情的秉性加话痨的精神,恐怕就是天黑了也走不到图书馆。他此时恰好有文思,急着查找资料,因此还是决定开车。
车窗缓缓合上,车上的空调散发出的冷气驱赶车内的闷热,在老人们的目送下将车子缓缓驶出车库。虽然他对神怪小说十分痴迷,但他的本质依旧是道士。自从师傅病倒后,林致远就独自一人撑起了这偌大的兰若观。
车子缓缓穿过庭院,转入兰若观钟楼旁边的小道。由山门一路延伸下去的铺石路并不算长,可惜边距过窄,车子无法通行,因此只好在道观钟楼的旁边开辟一条林间小道。沿着小道一路向下,可以直达木材厂的木料存放仓库。树上的知了或许也是难以忍受酷热的高温,就如同被烤熟了,有一搭没一搭的叫着,这个夏天真是热的如同蒸笼一般。
今年天气炎热,使得降水较往年相比异常稀少,造成了各地区严重旱灾。顺着沿溪流兴建的村道往东前行,溪流的水位低的可怜,在至今也没将几滴雨的情况下逐渐迈入尾声。国道的桥梁下方有个水闸,通常在这种季节是都是处于关闭的状态,然而溪流的水位依旧比上年低上不少。如今干旱的气候让小溪的下游严重缺水,连林场村的水源都有枯竭之虞。炎热的天气使得各地灾情频传,大量枯死的农作物以及中暑而亡的老人,都无言的证明了这将会是一个难熬的夏天。
开车车子一路向南,不一会儿就来到了通往祠堂的木桥。从桥的另一端往祠堂方向望去,对岸的林地绿得动人心魄。从木桥继续沿着村道向南走,就到了林桥,以及位于林桥和森桥之间的中心区。据说林场村以前就是以森桥为界,过桥之后的地段就不再属于林场村的范围。
林场村虽然只有千来号人,然而当时划归行政区的时候,还是保留有相当于“村”这一档次的公共设施,加上近年来总是搞支持农村、干部下乡的举措,相关的硬件条件都好上不少。而林致远打算去的图书馆就是其中之一。
行经林桥的时候,可以看到村道旁有一栋样式陈旧的砖瓦建筑,这栋感觉早已风雨飘摇的老房子就是以前村委会的所在地,如今改建为图书馆。自国道新建后,村子的行政中心也跟着搬到了靠近国道的前坛,完成了阶段性任务的老房子便被改建成供村民们平时读书的图书馆,这也是村里唯一的公共阅读场地。农村地方的图书馆藏书一般都少得可怜,大部分都只是面子工程,但林场村的图书馆却是一个特例。兰若观、村卫生院以及老村长都捐献了大量的书籍,在现任村长李顺离开村子的时候,更是将父亲生前珍藏的为数可观的古籍统统赠与图书馆,因此对于林致远而言,这里无疑是知识的宝库。不过这里藏书虽然丰富,不过大多数书籍都晦涩难懂,适合大众阅读的通俗文学却付诸阙如,所以这里平时人流稀少,没有什么村民前来借阅书籍。
林致远在好汉酒馆前驶离村道,将自己的小车停在了图书馆前的空地,下车走进了图书馆。图书馆外表虽破旧,但内里却别有洞天,古色古香的建筑里有个小小的大厅,以及几个装修十分别致的办公室及会议室。窗户外传来“嘻嘻哈哈”孩子们的嬉闹声,图书馆旁边是林场的托儿所,办公地点就设置在图书馆内,这里的运营费用主要由村卫生院以及村委会负责提供。
“咳咳,林道长?”
chapter;
五块五毛小说网